[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51440.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0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则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A62C31/28;B64D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刘相宇 |
地址: | 272001 山东省济宁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消防 救灾 无人机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悬挂装置;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矩形的旋翼平台,所述旋翼平台前侧设置有广角摄像头;所述旋翼平台上端设置有朝向其四角向外延伸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外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旋翼;所述旋转支架自由端设置有向下弯曲的弧形折弯板;能够通过第一铰接件及第二铰接件对喷水管的后坐力起到一定的抵消,达到很好的缓冲减震作用,避免无人机本体在喷水管喷水时容易因后坐力而失去平衡甚至坠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随着城镇化推进,高楼建设速度加快,但应对高楼消防的设备发展相对滞后,同时,随着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容易爆炸不适合人类靠近处理的消防事件呈上升趋势。今年来,消防官兵因高楼消防设备滞后、消防过程中近距离处理易爆案件导致伤亡人数不断增多,这一消防上的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目前的消防手段,多是采用云梯消防车来解决高楼消防问题,普通的云梯消防车的有效作业高度为30-50米,再高的可达60-70米。但消防车因体积较大,在出警消防时受到街道通常度限制,难以在狭窄街道通行,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导致火灾进一步恶化。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烟囱效应”,即:在底层发生的火灾形成的热空气,因为密度较低,经电梯槽或楼梯通道得以网上流动,就像一个巨大的烟囱中的气流,使高热气体不断在通道得顶部积聚,结果是使火势透过这种空气的对流在大厦的顶层制造另一个火场。而且随着热空气的排出,新鲜空气不断从底部流程吸入,导致火势进一步加剧。这种火灾多是顺着电梯槽或楼道通道蔓延,消防队员不能像处理一般建筑火灾那样从外部进行灭火,只能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火场,通过内部强攻扑救大火。但是,在这些狭窄区域,灭火设备无法有效作业,一旦火灾蔓延到高层楼层,消防员无法携带灭火设备进行扑救,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无人机以其速度快、操作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并被引入到消防灭火领域。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628940.5)公开了一种消防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下端可转动设置有搭载平台,搭载平台的下端可转动设置有增压泵,增压泵具有一出水口以及一用于与消防水管连接的进水口,出水口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可转动连接在搭载平台的下端,搭载平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增压泵和连接件同步转动的转动机构,搭载平台的下端连接有一可转动的安装台,安装台靠近进水口,安装台内设置有一供消防水管绕设的滑轮,其通过增压泵的进水口与地面的消防水管连接,出水口与喷水管连接,这样就能将地面的水抽上来,灭火的高度也可以根据无人机的飞行高度来调整,更加灵活;但是喷水管在喷水时,会具有一定的后坐力,而无人机机身较轻,后坐力太大会导致无人机直接失去平衡,甚至坠机,后坐力小则导致消防弹射程范围减小,因此,导致消防无人机的使用被制约。
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能够通过第一铰接件及第二铰接件对喷水管的后坐力起到一定的抵消,达到很好的缓冲减震作用,避免无人机本体在喷水管喷水时容易因后坐力而失去平衡甚至坠机。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无人机在喷水管喷水时容易因后坐力而失去平衡甚至坠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消防救灾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悬挂装置;
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矩形的旋翼平台,所述旋翼平台前侧设置有广角摄像头;所述旋翼平台上端设置有朝向其四角向外延伸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外侧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设置有与其传动连接的旋翼;所述旋转支架自由端设置有向下弯曲的弧形折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