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换器以及充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51264.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星;郭志球;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334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器 以及 充电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换器以及充电设备,具有正极输出端以及负极输出端,且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线缆,包括:正极输入端以及负极输入端,用于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且负极输入端与负极输出端电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在正极输入端与正极输出端之间;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导通或者截止;单向导通器件,单向导通器件连接在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且开关模块导通期间单向导通器件截止,处理模块还基于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关闭期间单向导通器件导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换器以及充电设备有利于安全控制高压直流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光伏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换器以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以及全球气温上升以及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的凸显,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的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光伏组件是一种将可再生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目前光伏系统是将多个光伏组件串联形成光伏组件串,再将光伏组件串接入逆变器,以使光伏组件串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实现并网。
然而,光伏组件串形成的直流高压容易导致人身危险和火灾事故。现有的光伏组件通过逆变器与设备输入端连接,当需要停止电源输入时,对设备本身进行短路。但是由于这种方造成电源无可靠负载,易发生高压电弧及高电流通过,危险系数较大。虽然在单个光伏组件上连接一个关断器控制输出也可以停止电源输入,然而这样也不能避免多个光伏组件整体输出的高电压,同样也会有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换器以及充电设备,以解决光伏充电控制过程有效性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转换器,具有正极输出端以及负极输出端,且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线缆,包括:正极输入端以及负极输入端,用于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且所述负极输入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电连接;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入端与所述正极输出端之间;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者截止;单向导通器件,所述单向导通器件连接在所述正极输出端与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期间所述单向导通器件截止,所述处理模块还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关闭期间所述单向导通器件导通。
另外,所述处理模块包括:通讯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以及所述单向导通模块。
另外,所述控制单元具有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且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压,以使所述单向导通器件导通。
另外,所述单向导通器件包括二极管,且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正极输出端连接。
另外,所述开关模块包括MOS管器件或者IGBT器件;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三引脚,且所述第三引脚与所述MOS管器件的栅极或者所述IGBT器件的栅极电连接。
另外,还包括:外壳,所述正极输出端、所述负极输出端、所述正极输入端以及所述负极输入端由所述外壳引出;且所述开关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以及所述单向导通器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设备,具有总正极输入端以及总负极输出端,包括:如上述的多个转换器;多条线缆,所述线缆串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转换器之间,以连接一所述转换器的所述正极输出端以及所述负极输出端;多个电源模块,每一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所述转换器的所述正极输入端以及所述负极输入端,且多个所述电源模块串接在所述总正极输入端以及所述总负极输出端之间。
另外,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光伏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1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