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50608.7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2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春英 |
| 主分类号: | B30B11/24 | 分类号: | B30B11/24;B30B15/34;B30B15/00;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炭 工用 制棒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涉及木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卡扣和扣件,所述卡扣和扣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链条,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机箱。该木炭加工用制棒机,通过在成型管的外端活动连接散热网管,并在散热网管的外部开设均匀分布的密集网孔,并在散热网管的外部固定连接隔离箱,同时在隔离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导管,利用抽风外壳内部的抽风机将烟雾向外抽出,能够保证了该装置可以将烟雾给快速的排出,进而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排出烟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炭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木炭,人们日常饮食上往往会使用木炭燃烧来制造火源,尤其是人们进行烧烤活动,同时木炭也可以为北方寒冷的冬季带来温暖,因此人们在使用木炭的时候就需要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木炭加工用制棒机,但是现有的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对于操作人员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这类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制造大量的热蒸汽,往往热蒸汽聚集会导致木炭在制棒的过程中会发生松散的问题,此外这类装置在进料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导料,使得操作人员的效率变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木炭加工用制棒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卡扣和扣件,所述卡扣和扣件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链条,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凹槽,且机箱顶部的矩形凹槽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壳,所述顶壳的底部活动连接对称分布的搅拌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漏槽,所述漏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封盖,所述外壳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通管,所述外壳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抽风外壳,所述抽风外壳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导管,所述导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隔离箱,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槽孔,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集料管,且转杆活动连接在集料管的内部,所述集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成型管,所述成型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网管,所述成型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金属固定环。
可选的,所述卡扣和扣件均是由支柱子杆、支柱外杆和金属套环制成,所述卡扣和扣件的外部涂抹有防锈漆面,所述卡扣和扣件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金属套环,所述卡扣和扣件顶部金属套环的内侧开设有圆形孔洞,且卡扣和扣件顶部金属套环内侧的圆形孔洞与转杆相互适配。
可选的,所述齿轮的外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锯齿状齿口,所述链条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孔槽,且齿轮外部的锯齿状齿口与链条内部的矩形孔槽相互适配,所述电机前端转子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盘,且电机前端转子外部齿盘的直径与齿轮的直径相等。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矩形槽口和圆形凹槽,所述集料管的顶部开设有槽口,且漏槽的底部与集料管顶部的槽口相互适配,所述漏槽的内部开设有中空凹槽,所述封盖的内部开设有矩形滑槽,且封盖内部的矩形滑槽与搅拌杆的外部相互适配。
可选的,所述顶壳的内部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顶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底端穿过并延伸至顶壳的底部,所述顶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交错分布的链条,所述搅拌杆的外部开设有对称分布的菱形搅拌叶片。
可选的,所述抽风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部呈L形,所述导管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隔离箱的内部开设有圆柱形孔槽,所述隔离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网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春英,未经吴春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