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多功能照护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50335.6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威;邓恩黎;刘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7/02 | 分类号: | A61G7/02;A61G7/015;A61G7/018;A61G7/057;A61G7/07;A61G7/075;A61G7/16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和聚龙 |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多功能 照护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智能多功能照护管理系统;家庭端监护单元、远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照护执行单元和远程控制终端;家庭端监护单元包括监护路由器、视频监控模块、温度传感模块、音频采集模块和接触式传感模块;照护执行单元包括护理床,护理床包括床架、床板机构、翻身机构、起背机构、防滑落机构、大腿支撑机构、排污机构、移动机构、照护路由器和控制模块;远程控制终端包括医用手机终端和家用手机终端。利用护理床具有翻身、起背、防滑落、大腿支撑、辅助排便和移动转场等功能,提升了病患的卧床的舒适感。远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自行判断病患的卧姿是否有安全隐患,若有隐患后续还可以发送警示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多功能照护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及家庭的护理设施中,由于下肢行动不便而长期卧床的老人或病人(以下简称病患)通常会使用到护理床,但是现有照护流程中主要依靠医护或者家属认为看护病患,配合现有的护理床只能满足病患基础的日常护理,例如接二便和翻身,只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缺少一种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合度高、功能多元化的智能多功能照护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功能照护管理系统;
包括家庭端监护单元、远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照护执行单元和远程控制终端;
家庭端监护单元包括监护路由器、视频监控模块、温度传感模块、音频采集模块和接触式传感模块;
所述音频采集模块为一个或多个,实时采集室内病患用户的音频数据;
所述视频监控模块用于采集病患用户的面部图像和体态特征;
所述温度传感模块用于采集室内环境的温度数据;
所述监护路由器与所述视频监控模块、温度传感模块、音频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至远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
所述接触式传感模块由病患用户佩戴,将采集到的体征数据实时传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由所述移动终端将体征数据发送至远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
远程大数据平台服务器用于构建每个病患用户的数据库,并为每个病患用户建立深度学习模型,以及接收并存储来自所述家庭端监护单元的数据,对上述进行分析,识别出该数据对应的家庭成员,将该家庭成员的数据存入对应病患用户的数据库中,然后利用该病患用户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为该病患用户分析出对应的身体健康建议;
照护执行单元包括护理床,护理床包括床架、床板机构、翻身机构、起背机构、防滑落机构、大腿支撑机构、排污机构、移动机构、照护路由器和控制模块;
床板机构支撑在床架上,所述床板机构包括头部枕板、背部托板、腰部托板、臀部托板、腿部托板和脚部托板,背部托板、腰部托板、臀部托板覆盖床架上端面,臀部托板与床架连接,腰部托板末端与床架铰接,腰部托板始端与背部托板末端铰接,背部托板始端与头部枕板铰接,腿部托板始端与床架铰接,腿部托板末端与脚部托板始端铰接;
所述起背机构包括头枕电动推杆、腰背电动推杆、腿脚电动推杆和连杆组件;
头枕电动推杆铰接在背部托板上,头枕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头部枕板铰接,腰背电动推杆铰接在床架上,腰背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背部托板铰接,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脚部托板上,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床架铰接,腿脚电动推杆铰接在床架上,腿脚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与第二连杆中部铰接;
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身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至少一组推板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两端都分别支撑在床架上,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走向与护理床的长度方向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力威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