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微量气态污染物吸附和解吸附一体化采样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50010.8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常东武;李鹏飞;董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微量 气态 污染物 吸附 和解 一体化 采样 | ||
一种工业微量气态污染物吸附和解吸附一体化采样管,该采样管包括外保护套管、采样内管、吸附和解吸附进气口、出气口和温控装置;采样内管由进气管段和出气管段两部分,进气管段的管壁上布置有透气孔和尖突,尖突部分缠绕有纤维缠丝;进气管段外部套有密封管,密封管上设置吸附和解吸附进气口。采样内管的出气管段内填充有吸附介质,外保护套管与出气管道之间以及密封管与外保护套管之间设有保温瓦。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设备上完成吸附与解吸过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不能及时制样而产生气态污染物发生变化的情况,且可通过改变吸附介质的种类实现不同种类微量污染物的采样,故本发明不仅具有操作简单,而且能精准采集微量气态污染物排放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态污染物的采集与检测装置,属于大气污染与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态污染物排放的治理与检测是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微量气态污染物的治理与检测方面存在浓度低,且很多气体成分本身的理化学性质特殊(如氧化性强,腐蚀性强,不稳定等),因此常规气体分析测试仪器的精确度或功能不能满足测量的要求,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通常对微量气态污染物采用吸附、富集等方法进行采样,再经过制样后进行实验室分析。
目前已有的技术大多采用装有吸附介质的吸附管吸附后,再到实验室用专用的解吸装置或仪器进行解吸分析。此种方法对吸附介质的种类有非常大的限制,且会因不能及时制样而产生气态污染物发生变化的情况。因此,对吸附、解吸附一体化的即时采样制样技术有现实的需求。而且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接口多,容易发生漏气的现象,给采集和测试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微量气态污染物吸附和解吸附一体化采样管,使其可在同一设备上完成吸附与解吸附过程,解决因采集和解吸附过程复杂而不能及时制样,产生气态污染物发生变化的情况,从而给采集和测试结果带来较大误差的技术缺陷;同时解决现有设备结构复杂,接口多,容易发生漏气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微量气态污染物吸附-解吸
进一步地,在外保护套管的进气端设有进气口管槽,所述的采样和解吸附进气口通过进气口管槽与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吸附介质和纤维缠丝选用石英棉、聚四氟乙烯棉丝、活性碳和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瓦的材质为硅酸铝;所述的采样内管和密封管的材质均为石英玻璃。
优选地,所述保温瓦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两片保温瓦对放起来构成圆筒状;每片保温瓦5内壁面设有用于安放加热丝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50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