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905.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国;吴志东;张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L23/08;C08K13/02;C08K5/20;C08K5/12;C08K3/36;C08K3/26;C08K3/22;C08J5/18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王卫婷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酯 弹性体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TPEE树脂100份、POE树脂1~10份、填料15~30份、防粘改性剂5~15份、抗氧剂1~3份、增塑剂1~5份。本发明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POE树脂、增速剂、填料和防粘改性剂的添加使用,能够提高成膜性能,降低成膜后的粘度;通过制备工艺螺杆规格以及模头吹塑比的选择设计,进一步提高塑化性能,降低结晶速度,改善成膜性;使国内聚酯弹性体能够实现吹塑制膜,且所制备得到的聚酯弹性体薄膜机械性能好,粘性低,收卷、切割方便,提高了聚酯弹性体薄膜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体薄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是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醚软段和未结晶的聚酯形成无定形相,聚酯硬段部分结晶形成结晶微区,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TPEE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工程塑料的强度;软段赋予它弹性,使它像橡胶;硬段赋予它加工性能,使它像塑料。与橡胶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工程塑料相比,同样具有强度高的特点,而柔韧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更好。
随着热塑性弹性体TPEE材料具有其它塑料和橡胶材料无法比拟的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油、耐寒、耐老化等优异特性,目前TPEE薄膜在国外已被广泛的用到各类,民用和军用领域,具有很高的技术和应用水平,TPEE薄膜在国内各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与压延法和流延法成型薄膜相比较,挤出吹塑机薄膜的设备占地小、生产操作用工少,操作比较容易且挤出吹塑薄膜生产过程巾,无边角废料、能源消耗比较小、薄膜生产费用比较低,挤出吹塑生产的薄膜制品尺寸规格比较多:厚度从0.01~0. 30mm,薄膜的展开宽度最大可达20m。因此,国内的TPEE薄膜厂家也都倾向于采用挤出吹塑工艺制备TPU薄膜。但目前国内的TPEE材料的结晶速度太快,不能用于吹塑成型,因此吹塑所用TPEE均为进口,由于进口TPEE原料的成本较高,导致薄膜产品的售价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而且由于TPEE薄膜具有很好的弹性回复能力,在收卷过程中粘在一起,无法放卷分切,薄膜报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国内TPEE材料结晶速度过快不能吹塑成型,以及薄膜产品收卷易粘连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包括如下质量份组分:
TPEE树脂100份、POE树脂1~10份、填料15~30份、防粘改性剂 5~15份、抗氧剂1~3份、增塑剂1~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填料包括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三氧化二铝。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为2:1:1~3:1:0.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粘改性剂包括硬脂基芥酸酰胺和E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硬脂基芥酸酰胺和E蜡的质量比为2:1~3:1。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脂类塑化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密炼混合:称取配方量的TPEE树脂、POE树脂、抗氧剂和增塑剂置于密炼机内,先进行一次密炼混合;然后再加入配方量的填料和防粘改性剂,进行二次密炼混合;
(2)螺杆挤出造粒:将步骤(1)中密炼混合后的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内,挤出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