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9475.1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龙;张亚蒙;赵秀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Q3/00;B23Q11/08;B23Q7/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底板 钻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旋转固定有传送带,所述支撑体的上部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钻头,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上固定有外罩壳,所述外罩壳上安装有电磁吸铁,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载具,所述支撑体中部设置有红外定位仪和控制器,所述传送带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均安装有支撑块,本实用可以实现对U型螺栓底板进行连续钻孔以及对废屑的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U型螺栓底板钻孔工序是通过人工手持钻孔机器进行钻孔,效率低,而且钻孔时,容易产生较多的铁屑的飞溅,不仅清理困难,且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受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旋转固定有传送带,所述支撑体的上部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钻头,所述第一电机的外壳上固定有外罩壳,所述外罩壳上安装有电磁吸铁,所述传送带上安装有载具,所述支撑体中部设置有红外定位仪和控制器,所述传送带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均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均安装有支撑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载具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安装有第一抵块,所述载具下部开设有第一凹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大于传送带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罩壳的长宽尺寸等于载具的长宽尺寸。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均固定有第二抵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通过控制器、红外定位仪、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机、钻头、传送带和载具的配合实现对U型螺栓底板进行连续钻孔,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通过设置外罩壳和电磁吸铁可以实现在钻孔时对飞溅的废屑进行隔挡和收集;第三、通过在载具上安装第一弹簧和第一抵块,两者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减少钻孔时的振动还能固定不同尺寸的U型螺栓底板;第四,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支撑块、控制器和红外定位仪的配合实现钻孔的稳定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中钻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U型螺栓底板钻孔装置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支撑体,2-第一电动伸缩杆,3-第一电机,31-钻头,4-外罩壳,41-电磁吸铁,5-载具,5a-第一凹槽,51-第一弹簧,52-第一抵块,6-放置台,7-第二电动伸缩杆,8-支撑块,81-第二抵块,82-第二弹簧,9-传送带,10-支撑柱,11-红外定位仪,12-第二电机,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军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9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