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8711.8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阮国荣;占羿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90;G06T5/00;G06K9/62;G06T7/1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像 识别 高层 混凝土 泵管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通过热成像设备对混凝土泵送管道进行持续监控获得热成像视频,按设定频率提取热成像视频中的多帧热成像图像,将多帧热成像图像均转换为灰度图像并降噪生成降噪灰度图像;
S2:对所述降噪灰度图像分别进行低频区域灰度值变化趋势分析及灰度变化频率近似程度分析,当低频区域灰度值变化趋势呈正增长,以及灰度变化频率相似程度百分比超过设定阈值时,判断所述泵送管道出现局部沉积现象,输出沉积区域的位置信息并发出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利用黑体校准单元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降噪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设定频率为每间隔0.3秒~100秒提取热成像视频中的一帧热成像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降噪灰度图像的低频区域灰度值变化趋势分析步骤如下:
S2-1:将所述降噪灰度图像存储于第一图像库,对降噪灰度图像进行网格化数据分析,按时序进行前后帧比对,通过图像对比转换单元将前后帧图像的灰度变化转化为灰度特征图;
S2-2:对所述灰度特征图进行比对,如灰度特征图的灰度值变化率呈正向增长,判定当前检测区域存在混凝土局部沉积,其中,灰度值变化率=(第n+1秒灰度值-第n秒灰度值)/第n秒灰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将所述降噪灰度图像中灰度值变化率高于设定值的部分转化为灰度a,将灰度值变化率低于设定值的部分转化为灰度b,其中,所述设定值为对泵送管道现场检测、大数据比对得出降噪灰度图像灰度值变化率的平均值,利用两种灰度信号将所述降噪灰度图像转化为所述灰度特征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灰度变化频率图像近似程度分析步骤如下:
S201:利用图像对比转换单元将降噪灰度图像的对比度增强形成灰度变化频率图像,并存储于第二图像库;
S202:通过图像识别单元对所述灰度变化频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当前后帧相似程度百分比超过设定阈值时,判定当前检测区域存在混凝土局部沉积。
7.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热成像设备、控制中心及报警装置,所述控制中心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图像转化单元、图像对比转换单元、图像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热成像设备用于拍摄混凝土泵送管道的热成像视频,所述图像转化单元用于提取热成像视频中的热成像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对灰度图像降噪生成降噪灰度图像;所述图像对比转换单元用于将降噪灰度图像生成灰度变化频率图像;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用于对灰度变化频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低频区域灰度值变化趋势及灰度变化频率近似程度判定当前检测区域是否存在混凝土局部沉积,如存在混凝土局部沉积则发送命令指示所述报警装置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与所述图像转化单元信号连接的黑体校准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与所述图像对比转换单元信号连接的边缘识别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成像识别的超高层混凝土泵管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图像对比转换单元和所述图像识别单元信号连接的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包括与所述图像对比转换单元连接的第一图像库,及与所述图像识别单元连接的第二图像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7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基板热镀锌横向条纹的消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折叠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