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联网远程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8612.X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鲁泱;冀虹;郭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桓城医疗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30/20;G16H50/70;G16H40/20;G16H10/20;G10L15/22;G06Q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联网 远程 智能化 辅助 诊疗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互联网远程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包括患者模块、医疗机构模块、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块;所述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块至少包括医疗数据库、AI语音识别模块、AI翻译模块、AI语言合成模块。本发明提供的互联网远程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克服了与海外医生就诊过程中的语言需要人工翻译服务的难点,和患者就诊信息不对称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和用药副作用的监测不及时的痛点,既提高了效率又弥补了专业医学翻译短缺且水平有限的短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互联网远程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世界, 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文系统和外文系统没有融合在一起,现在国内外都没有融合性的中英互译 互动的辅助诊疗系统。
因此,本发明进行AI智能化+互联网远程辅助诊疗系统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与海外医生就诊过程中的语言需要人工翻译服务的难点,和患者就 诊信息不对称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和用药副作用的监测不及时的痛点,本发明第 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互联网远程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包括患者模块、医疗机构 模块、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块;
所述患者模块,用于获得患者的疾病情况,包括疾病类型和对应的病症信息;
所述医疗机构模块,用于医生确定病人的疾病类型,并给出治疗方案;
所述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对应的病症信息将多 名医生对所匹配的疾病类型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比对,得到包括对应病症信息及 类似病症信息的诊疗方案,并输出给患者;
所述互联网平台运营模块至少包括医疗数据库、AI语音识别模块、AI翻译 模块、AI语言合成模块;
所述AI语音识别模块,其响应于由说话者输入语言语音,执行由语音识别 引擎实现的语音识别处理,以生成作为语言语音的识别结果的文本;
所述AI翻译模块,其执行翻译处理,以通过将由所述AI语音识别模块生 成的文本翻译成外文或普通话文本;
所述AI语言合成模块,其执行语音合成处理,以合成表示由所述AI翻译 模块翻译成外文或普通话文本的语音。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疗机构模块包括中国医疗机构模块 和海外医疗机构模块;所述中国医疗机构模块用于中国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对海 外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确认,并对患者进行相应地治疗;所述海外医疗机构模块 为有需求的中国客户提供国际最新的疾病诊疗信息和解决方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疗数据库包括医疗信息管理数据库、 医学影像管理数据库、病理数据管理数据库。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医疗数据库还包括患者信息管理数据 库;所述患者信息管理数据库用于记载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对应的病症信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I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第一语音识别 模块、第二语音识别模块、第三语音识别模块;所述第一语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 患者方言语音;所述第二语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海外医生外文语音;所述第三语 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普通话语音。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AI翻译模块包括第一翻译模块、第 二翻译模块、第三翻译模块;所述第一翻译模块用于将患者方言翻译成普通话文 本;所述第二翻译模块用于将海外医生外文翻译成普通话文本;所述第三翻译模 块用于将普通话文本翻译成外文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桓城医疗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桓城医疗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