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8394.X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率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D06F58/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衣方法,应用于干衣机,干衣机中设置干衣区域和至少一个内循环风道,内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内循环风机,内循环风机将进风风道内的空气输送至出风风道并在进风风道内形成局部负压;进风风道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风口并配置为在负压作用下新风自新风进风口进入进风风道;进风风道设置有与干衣区域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并配置为在负压作用下气流自干衣区域进入进风风道。上述干衣方法通过进风风道产生的负压,实现外界新风以及干衣区域的循环气流进入,内循环风机同时兼具了进新风和内部气流循环的双重作用,且无需配置强制进新风装置和强制排风装置即可实现干衣机内的气流流通,具有结构新颖、设计构思巧妙的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衣方法。
背景技术
干衣机是一种可以实现快速干衣的设备,尤其是在较为潮湿的南方,干衣机的需求更为旺盛。通常,干衣机领域采用加热排气式干衣机,这种方式干衣的效果较好,且温度可控,不会因温度过高损伤衣物。
现有技术中,滚筒式干衣设备居多,但是,这类干衣设备,由于衣物在滚筒内折叠缠绕,容易磨损衣物,且容易产生褶皱。
此外,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挂衣式干衣设备,即构造类似衣柜,需要烘干的衣物悬挂在该结构的干衣设备中,然后通入空气,并对空气进行加热,通过热空气将衣物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干衣。目前,该类型的干衣机,存在的缺陷在于:
(1)部分类型的干衣设备的加热设备以及热风出口位于干衣设备的底部,如果悬挂的衣物掉落,将底部的热风出口堵住,温度不能及时散热,会造成风险。
(2)部分类型的干衣设备,只具有进风风道和排风风道,进风风道设置加热装置,用于对进风进行加热,该类型的干衣设备,被加热的空气经过一次衣物后即被排出干衣设备,加热装置始终加热的是新风,所需加热功率较高,热量浪费较为严重。
(3)进新风的形式较为单一,例如只能通过腔内负压或正压实现进风与排风,例如在进风口设置风机、出风口不设置风机的情况下,就是通过腔内正压出风;在进风口不设置风机、出风口设置风机的情况下,就是通过腔内负压实现进新风。
CN10848683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效柜式烘干机,该专利公开的柜式烘干机,设置了内循环气体通道,并在内循环气体通道内设置了鼓风机和加热器,排气通道中设置了排气风扇,其中,进风装置直接连通容纳腔。该结构的缺陷在于,进风排风需要通过进风装置的电磁阀和排气风扇进行,是非连续的进风排风方式,控制较为复杂;此外,新风未被加热直接进入容纳腔,而加热器设置于内循环气体通道内,新风与容纳腔内的热风混合后会降低容纳腔内气流的温度,造成热量的非必要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衣方法,应用于干衣机,以改变现有干衣机的干衣方式及进风模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衣方法,应用于干衣机,所述干衣机中设置干衣区域和至少一个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内设置有内循环风机并配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将所述内循环风道分隔为进风风道和出风风道,所述内循环风机将进风风道内的空气输送至出风风道并在进风风道内形成局部负压;所述进风风道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新风进风口并配置为在负压作用下新风自新风进风口进入进风风道;所述进风风道设置有与干衣区域连通的内循环进风口并配置为在负压作用下气流自干衣区域进入进风风道。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内循环风机的一侧设置有加热器并配置为所述加热器对自进风风道向干衣区域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置于出风风道一侧,所述干衣机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内循环风机与加热器之间的内循环风道连通。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干衣区域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风口并配置为部分干衣区域的空气自该排风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率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率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83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力可控的偏心式导丝辊
- 下一篇:一株导致广藿香青枯病的病原菌株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