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7574.6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张烁培;余广;薛猛;周华君;钱依玲;王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00 | 分类号: | E04B9/00;E04B9/06;E04B9/22;E04B9/18;E04B9/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吊顶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属于吊顶安装技术领域。该减震吊顶安装结构包括基板组件、悬挂件、减震件。本发明中的悬挂件将基板组件悬挂起来,第一减震结构将悬挂件顶端吊起,使得基板组件吊装在墙壁顶端,并且在悬挂件出现晃动时减震件可以给悬挂件顶端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顶端进行减震,第二减震结构给基板组件侧端进行减震,在基板组件安装恶劣环境地区如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内时,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可以缓解外力如地震波对吊顶的影响,灾害的发生,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物料简单,占用层高低,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吊顶安装时采用多个固定点为强连接结构,尤其是与原顶、原墙的固定点位置为强连接形式,在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吊顶由于无法进行减震,导致吊顶在地震区或地震频发区的事故率过高,吊顶面板严重脱落,吊顶周边构件破坏,部分网格骨架破坏。
中国专利CN 206319472U、2017-07-11公开了一种嵌缝式模块化吊顶。嵌缝式模块化吊顶包括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第一龙骨固定在第一吊板上,第一龙骨背向第一吊板的一侧有第一固定部;第二龙骨固定在第二吊板上,第二龙骨背向第一吊板的一侧有第二固定部;卡式龙骨开设有卡接槽,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均通过卡齿与卡式龙骨卡接;嵌缝条第一端伸入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之间并与夹持件的第二端卡接,嵌缝条第二端卡接在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缝式模块化吊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现场安装的难度,降低嵌缝式模块化吊顶的空间占用率,增加空间使用效率,保证嵌缝条稳固地连接在相邻的顶板之间。上述专利中的模块化吊顶在地震区或者地震频发区域内时,由于吊顶在受外力无法进行减震,会导致吊顶损坏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
本发明提出一种减震吊顶安装结构,包括基板组件、用以将基板组件悬挂起来的悬挂件、用以给悬挂件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进行减震的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包括用以将悬挂件顶端吊起并给悬挂件进行减震以给基板组件顶端进行减震的第一减震结构和用以给基板组件侧端进行减震的第二减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组件包括多个基层板,所述悬挂件包括固定于一个基层板一端的第一安装结构、固定于另一个基层板一端的第二安装结构、龙骨、第一卡接结构、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底端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顶端卡接于龙骨,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底部一端卡接于第一安装结构、底部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安装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基层板两端的安装缝、嵌缝条,所述嵌缝条包括插接于一个基层板的安装缝的第一插接板、插接于另一个基层板的安装缝的第二插接板和用以嵌套于两个相邻基层板之间缝隙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插接板、第二插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连接于第一安装板的第一支撑板、连接于第一支撑板的第二支撑板、连接于第二支撑板另一端的第一止挡板,还包括用以由第一止挡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围成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板、连接于第二安装板的第三支撑板、连接于第三支撑板的第四支撑板、连接于第四支撑板另一端的第二止挡板,还包括用以由第二止挡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围成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用以在其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时将第一安装结构托起的第三插接板、第二连接板、用以在其插接于第二插接槽时将第二安装结构托起的第四插接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端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底部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插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一端连接于第一卡接结构底部另一端、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插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