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室内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7564.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钟绪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沙利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2;F24D19/06;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室内 加热器 | ||
本发明一种新型室内加热器,包括发热器主体、脚架、挂架和遥控器;通过将发热元件创新设计成并联的上下两根,使单个发热元件所承载的电流负荷减小;将挡板增加到三块,并将前后面板加厚,在前面板设置凸起的加强筋;设置双限温器,控制最高温度;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控制最低温度;中央控制系统嵌设于防护罩内,更安全更美观;设置加热器与脚架、挂架灵活组合,并遥控开关调节;防水,耐高温不变形,稳定运行;出风口拱形优化,使散热面增加,达到扇形散热,热转化率更高,整体更安全坚固,更经久耐用的有益效果;其优越性、创造性、创新性、实用性;必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室内加热器。
背景技术
室内加热器是冬季常用的家用电器,现市场上的室内加热器存在热转化率和效率低,散热慢且范围较小,运行不稳定,发热元件发热时承载较大电流冲击,存在安全除患,固定挡板不够坚固,在长时间受热后容易变形,甚至导致挤压坏电器元件,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等客观问题。
传统的室内加热器大多是一体式设计,只能应用于地面,无法达到既可以竖立于地面,又可以挂置于墙壁,也只能手动开关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科学设计一种新型室内加热器,通过将发热元件创新设计成并联的上下两根,使单个发热元件所承载的电流负荷减小,达到更安全坚固,更经久耐用;将挡板增加到三块,并将前后面板加厚,在前面板设置凸起的加强筋,使之更坚固、更美观;设置双限温器,控制最高温度;设置环境温度传感器,控制最低温度;中央控制系统嵌设于防护罩内,更安全美观;设置加热器与脚架、挂架灵活组合,并遥控开关调节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室内加热器,包括发热器主体、脚架、挂架和遥控器;
所述发热器主体设置为规则形状的中空腔上下通透柜体;包括前面板、后面板、上框架、下框架,和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置的左防护罩、第一加强挡板、第二加强挡板、第三加强挡板、右防护罩,组成所述发热器主体的所述柜体;
在所述发热器主体的所述柜体中,所述前面板略低于所述后面板;在所述上框架上方、所述前面板上边沿与所述后面板上边沿之间固定设置一个拱形出风格栅;在所述下框架下方、所述前面板下边沿与所述后面板下边沿之间固定设置一个平面进风格栅;所述第一加强挡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挡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挡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强挡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挡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框架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挡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框架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挡板与所述第三加强挡板之间形成一个隔热空腔;在所述第一加强挡板下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挡板下部上下水平并列固定设置两根发热元件;
在所述第一加强挡板上部右侧固定设置一个限温器,在所述第二加强挡板上部左侧固定设置一个限温器;
在所述第三加强挡板的左侧固定设置一个电气保护盒;
在所述第三加强挡板的右侧固定设置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屏、中央处理器、中央控制器、控制开关;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嵌设于所述右防护罩内,并在所述中央处理器和所述中央控制器的外面设置一个盖板,与所述显示屏形成平面;
所述发热器主体右下方固定设置电源线连接口和环境温控器;
所述中央控制器内固定设置陀螺仪,所述中央按制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开关、所述环境温控器、所述电源线连接口、所述电气保护盒、两个所述限温器、两根所述发热元件都通过导线连接工作。
所述脚架设置为“人”字形的一对,分别通过卡扣与所述发热器主体的下方两端活动连接;在所述脚架的两端下方分别活动设置一个嵌隐式滚轮。
所述挂架通过螺栓与所述发热器主体的所述后面板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沙利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沙利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