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清罐油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7561.9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梁庆;田巍;李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欧菲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3;C02F11/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油泥 方法 | ||
一种处理清罐油泥的方法,首先采用筛网过滤清罐油泥,以除去杂质,密封待用;在所述清罐油泥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形成固液混合液;然后在固液混合液中加入清洗药剂,在50~80℃下清洗30~60min,静止分层;最后刮去浮油,排放掉大部分上清液,将分层后的油泥和剩余上清液离心分离,离心后的油泥40℃烘干,测定其残油量。本发明利用药剂在水洗装置中对清罐油泥进行清洗分离处理,实现上层油相、中层水相和下层泥沙等固相的高效分离,处理并分离水相中的乳化油,并回收油相,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油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采用复配药剂来高效分离清罐油泥中油水固三相的方法,其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清罐油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在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污水中本身含有的细微颗粒(泥、砂等)和重油中本身的胶质、沥青质、重金属等的比重因素导致少量的原油下沉到除油罐的底部,进而形成黑色、颗粒细密,含油较多的油泥;另一方面是在原油储存时产生的,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特别是原油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油品中少量机械杂质、砂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会因比重差而自然沉降积累在油罐底部,形成又黑又稠的胶状物质层。
清罐油泥富含有机物,成分十分复杂,含有苯系物、酚类、醌等恶臭有毒物质,属于危险废物,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造成大量石油资源的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清罐油泥的方法,以解决油泥处理过程中油水固三相有效分离的技术问题,利用药剂在水洗装置中对清罐油泥进行清洗分离处理,实现上层油相、中层水相和下层泥沙等固相的高效分离,处理并分离水相中的乳化油,并回收油相,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处理清罐油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网孔1~3mm的筛网过滤清罐油泥,以除去杂质,密封待用;
步骤二:按固液质量比1:3~5的比例,在所述清罐油泥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形成固液混合液;
步骤三:在所述固液混合液中加入清洗药剂,然后在50~80℃下清洗30~60min,静止分层;清洗药剂与固液混合液的重量比为0.8%~1.1%;所述的清洗药剂由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十八烷基葡萄糖苷、氢氧化钠、聚丙烯酰胺组成;
步骤四:刮去浮油,排放掉上清液总量的80%~90%,将分层后的油泥和剩余上清液离心分离,离心后的油泥40℃烘干,测定其残油量。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网孔为2mm。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固液质量比为1:4。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在60℃下清洗30min。
进一步的,清洗药剂与固液混合液的重量比为0.8%。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药剂按照以下重量比组成: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十八烷基葡萄糖苷:氢氧化钠:聚丙烯酰胺=20:10:69.9: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用药剂对油泥进行清洗分离处理,实现上层油相、中层水相和下层泥沙等固相的高效分离,处理并分离水相中的乳化油,并回收油相,实现含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采用本发明高效油泥分离药剂能有效地将含油污泥里面的含油量降低,处理后的油泥中含油量在1.5%以下,极大的降低了油泥中的油含量,而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只需将药剂按比例投加到含油污泥和水中搅拌数分钟即可,成本低,安全性高,对水体的二次污染极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欧菲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欧菲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5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