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张拉弦的楼板支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47328.0 | 申请日: | 202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涛;赵力;田昌涛;李泉;谢燕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张媛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张拉弦 楼板 支撑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使用张拉弦的楼板支撑方法,属于一般建筑物的特殊墙体构造技术领域。在钢结构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支架一和支架二,并将支撑座固定在钢结构梁中部,槽钢通过支架一、支架二安装于钢结构梁下方,槽钢下方安装耳板一、耳板二,将支撑杆上端与支撑座螺纹咬合,下端穿过槽钢后螺纹连接导向器,使导向器位于耳板一、耳板二的中轴线上,拉索两端通过索头一与耳板一连接,通过索头二与耳板二连接,拉索中部卡入导向器,拧动拉索的调节套,使拉索在耳板一、导向器与耳板二之间拉紧至拉索表面张力适宜,将楼板安装于钢结构梁上,即完成楼板的支撑。将本申请应用于结构梁的架设与固定,具有构造简洁、构件质量轻、拆装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使用张拉弦的楼板支撑方法,属于一般建筑物的特殊墙体构造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现浇楼板施工支撑方式大都存在搭设费工费时的问题,在现今建筑行业用工越来越紧张,人工越来越贵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日益凸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使用张拉弦的楼板支撑方法,该方法使用空间张拉索网,实现楼板的支撑,本楼板支撑体系构造简洁,构件数量少,构件重量轻,安装简单,拆除容易,支撑完成后不挤占本层的施工空间。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张拉弦的楼板支撑方法,在钢结构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支架一和支架二,并将支撑座固定在钢结构梁中部,槽钢通过支架一、支架二安装于钢结构梁下方,槽钢下方安装耳板一、耳板二,将支撑杆上端与支撑座螺纹咬合,下端穿过槽钢后螺纹连接导向器,使导向器位于耳板一、耳板二的中轴线上,拉索两端通过索头一与耳板一连接,通过索头二与耳板二连接,拉索中部卡入导向器,拧动拉索的调节套,使拉索在耳板一、导向器与耳板二之间拉紧至拉索表面张力适宜,将楼板安装于钢结构梁上,即完成楼板的支撑。
在本申请中,支撑杆将楼板荷载传递至拉索,拉索方向的拉力再传递至耳板,耳板所受拉力可分解为竖直方向和沿槽钢轴向方向;安装于耳板一、耳板二中轴线上的导向器,整个体系左右对称,槽钢受左右两端轴向力共同作用自身轴向受力平衡,耳板所受竖直方向的力经支架一、支架二传递给钢结构梁,使钢结构梁只在下翼缘板受压力,避免了腹板受弯;支撑杆竖直贯穿槽钢中段,使支撑杆只能竖直上下位移,避免了支撑杆的失稳。
在支撑过程中,为避免了轻型槽钢末端悬挑受弯,我们将创新点集中在钢结构梁翼缘板受力位置、支架与槽钢连接位置、耳板三个方面,三者保持在同一竖直位置,才能满足上述支撑需求。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支架(可采用工字型结构的支架)连接于钢结构梁与槽钢,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还要对整体的平稳性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对支架的设置有如下要求:
方案一,支架与槽钢、钢结构梁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此时,支架一通过螺栓一与钢结构梁固定,支架二通过螺栓二与钢结构梁固定,在槽钢上对应位置分别以螺栓等方式固定有扣件(优选设置两个),扣件扣合安装在支架一、支架二上,实现钢结构梁-支架一-槽钢、钢结构梁-支架二-槽钢三者的可拆卸安装。此时,耳板一可通过插芯一焊接在槽钢上实现耳板一的固定,耳板二可通过插芯二焊接在槽钢上实现耳板一的固定。此时方案可具体描述为:所述槽钢上安装有扣件,扣件分别与支架一、支架二以扣合方式连接,实现槽钢与支架一、支架二的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7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镀锌出料分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空间张拉索网的楼板支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