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堵塞的心内科专用疏导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772.0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扣龙;陈亮;王珏;卢辉和;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26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堵塞 内科 专用 疏导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堵塞的心内科专用疏导引流装置,具体涉及心内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集液罐,所述集液罐顶部可拆卸设有聚液球,所述聚液球顶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内部活动设有疏导件;所述聚液球包括球壳,所述球壳底端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有调节阀,所述连接管底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球壳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球壳一侧固定设有调节管。本发明通过聚液球、引流管和疏导件的配合使用,引流期间引流管内积液的流通,积液会带动主体梭漂浮,由连接片对主体管内壁有轻微堵塞位置进行疏通,带动疏导件在引流管内浮起至液面高度,对堵塞处进行通导,从而有效避免因引流治疗过程中因引流管堵塞造成的治疗工作中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堵塞的心内科专用疏导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引流物本身是异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围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此,创腔放置的引流纱布每天应当更换,局部严格消毒。体内放置的引流管因不易更换,一般根据治疗需要保留数天不等。
引流作为心内科疾病常规的治疗手段,对将患者皮下或者腔内积存的体液引出体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所使用到的引流设备一般还只是采用简单的重力引流方式,引流过程中经常发生引流管堵塞的状况,引流设备不易拆卸清洗和消毒,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而若终止引流治疗进行堵塞物的清理,则会影响治疗效果且进行再次治疗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痛楚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防止堵塞的心内科专用疏导引流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现有心内科引流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引流管堵塞状况,便于治疗工作的顺畅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堵塞的心内科专用疏导引流装置,包括集液罐,所述集液罐顶部可拆卸设有聚液球,所述聚液球顶端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内部活动设有疏导件;
所述聚液球包括球壳,所述球壳底端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有调节阀,所述连接管底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球壳顶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球壳一侧固定设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内部活动设有活动塞,所述球壳远离调节管一侧外壁设有限位纹,所述球壳内壁固定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一侧设有聚液腔,所述分隔板另一侧设有聚气腔,所述分隔板顶端与球壳内壁之间设有导气通道,所述聚液腔和聚气腔均与导气通道相连;
所述引流管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外壁固定设有螺纹加强筋条,所述主体管内腔两端均固定设有限位网;
所述疏导件包括主体梭,所述主体梭外壁均匀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主体梭内部设有减重空腔。
实施方式具体为:减重空腔的设置,积液会带动主体梭漂浮,由连接片对主体管内壁有轻微堵塞位置进行疏通,期间螺纹加强筋条可防止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因引流管外形发生挤压,造成引流管口径缩小影响疏导件穿过,带动疏导件在引流管内浮起至液面高度,而在引流治疗过程中若发生疏导件所属位置底部处的堵塞,对堵塞处进行通导。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液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端与聚液球连接处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壁设有螺纹,所述罐体侧壁固定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上设有刻度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通过螺纹与连接口螺纹连接,所述主体管与连接孔连接处设有连接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纹的设置高度大于分隔板顶端高度,所述连接管和连接孔均与聚液腔相连,所述调节管与聚气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