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铀锰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6272.7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徐乐昌;吴名涛;高洁;万红金;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C02F101/20;C02F1/42;C02F1/44;C02F1/52;C02F1/6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苏然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铀锰 工业废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铀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铀锰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工业废水中加入FeO,反应4~16h后,加入生石灰,调节工业废水pH=6.5~7.5;步骤2:过滤步骤1得到的工业废水,用泵输送通过螯合树脂离子交换塔,得到吸附尾液;步骤3:向吸附尾液中加入生物絮凝剂,然后使用反渗透膜过滤。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铀和锰,经处理后,废水中铀质量浓度小于0.1mg/L、锰浓度小于1mg/L,均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铀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铀锰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铀矿采冶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定量低浓度含铀废水。其主要来源有:1)矿井或露天采场的外排水;2)尾矿库的排出水;3)尾矿输送管破裂水、矿库渗漏水和大雨淹没尾矿坝泄漏水。因此,尾矿库废水的治理成为铀矿冶企业的工作重点。
尾矿库废水,其中所含的铀、钍、镭等放射性元素和其他重金属离子如锰、镉等,均对人体有害。水中的铀一般呈六价形式存在,比较容易弥散、迁移。世界各国对于饮用水中锰含量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按中国和WHO的标准,饮用水中锰的允许含量最高为0.1mg/L。不同工业用水对锰含量也有特定的标准,EJ993—2008《铀矿冶辐射防护规定》要求,铀排放质量浓度限值为0.3mg/L;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锰的排放标准为低于2.0mg/L。
目前治理上述废水的主要技术方法有沉淀法:沉渣中的锰容易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返溶;离子交换法:用来吸附锰的离子交换树脂价格较高,处理成本高;蒸发浓缩法:能耗高,产生大量废渣;吸附法:只能处理锰离子浓度在7mg/L以下的含锰废液等。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含铀锰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铀锰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实现连续操作,处理效果较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铀锰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工业废水中加入FeO,反应4~16h后,加入生石灰,调节工业废水pH=6.5~7.5;
步骤2:过滤步骤1得到的工业废水,用泵输送通过螯合树脂离子交换塔,得到吸附尾液;
步骤3:向吸附尾液中加入生物絮凝剂,然后使用反渗透膜过滤。
步骤2中,所述的螯合树脂为吡啶类弱酸性阳离子螯合树脂或亚氨基乙二胺弱酸性阳离子螯合树脂中的一种。
步骤3中,所述的生物絮凝剂为多糖类化合物。
步骤3中,所述的反渗透膜为超低压反渗透膜。
步骤2中,离子交换塔的进液方式为上进液。
步骤1中,所述FeO中的Fe与工业废水中Mn浓度的摩尔比,为6~20∶1。
步骤1所述的工业废水中,Mn2+浓度为5.0~20.0mg/L,U浓度为2.0~10.0mg/L,pH=1.5~2.0。
步骤2中,树脂全交换容量≧2.68mmol/g。
步骤2中,树脂粒度为0.45~0.85mm。
步骤3中,生物絮凝剂的加入量为0.5~4.5‰质量分数。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和膜处理方法结合的联合尾矿库废水处理工艺,通过螯合树脂交换除去工业废水中大部分锰离子,可以实现连续操作,处理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6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