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5721.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陆毅;郑媛媛;靳承铀;缪永华;薛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G01R31/3835;G01R31/39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刘丽华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配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化成后的多个锂离子电池中的每个锂离子电池以第一预定电流I1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再以恒流恒压对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截止电压;记录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相关信息,包括:充电容量Q充、恒流充电比η、充电初始温度T0和末期温度T0'、充电中值电压V充中;将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静置时长t1后,测量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满电电压V1;
步骤二、对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以第一预定电流I1恒流放电至截止电压;记录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放电相关信息,包括:放电容量Q放、放电初始温度T1和末期温度T1'、放电中值电压V放中;将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静置时长t1后,测量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空电电压V2;
步骤三、对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以第一预定电流I1恒流充电时长t2,将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静置时长t3后,测量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V3;对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以第二预定电流I2恒流放电时长t6后测量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V4;
步骤四、对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以第一预定电流I1充电时长t5,将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静置时长t3后测量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V5,将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静置时长t4后测量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V6和内阻R;根据所述每个锂离子电池的电压V5和V6以及时长t4计算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K,其中,K=(V5-V6)/ t4;根据所述多个锂离子电池中的每个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K,从所述多个锂离子电池中剔除异常的锂离子电池,获得剩余的锂离子电池;
步骤五、为所述剩余的锂离子电池中的每个锂离子电池计算充放电效率Qη=Q放/Q充、充电温升△T0=T0'-T0、放电温升△T1=T1'-T1、直流内阻R'=(V4-V3)/I2;
步骤六、基于设定的分档标准,根据所述剩余的锂离子电池中的每个锂离子电池的Q充、η、V充中、V1、△T0、Q放、V放中、V2、△T1、K、V6、R、Qη、R',对所述剩余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分档,以及对分档后的所述剩余的锂离子电池进行配组,其中,所述分档标准包括:充电容量Q充的偏差≤0.5%,放电容量Q放的偏差≤0.5%,恒流充电比η的偏差≤2.0%,充放电效率Qη的偏差≤1.0%,充电中值电压V充中的偏差≤5.0%,放电中值电压V放中的偏差≤5.0%,满电电压V1的偏差≤5.0%,空电电压V2的偏差≤5.0%,充电温升△T0的偏差≤6.0%,放电温升△T1的偏差≤6.0%,自放电率K的偏差≤20.0%,电压V6的偏差≤5.0%,内阻R的偏差≤10.0%,直流内阻R'的偏差≤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7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