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DP数据包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5207.2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5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乔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界云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823;H04L12/939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dp 数据包 恢复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UDP数据包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在发送端,获取原始数据包;根据预先存储的种子模式,生成二元布尔矩阵,根据二元布尔矩阵确定冗余包;将原始数据包和所述冗余包发送至接收端。在接收端,根据种子模式确定的模式列表;接收原始数据包和冗余包;根据原始数据包和冗余包,确定接收端的当前模式;根据当前模式,从模式列表中确定符合预设条件的选定模式;根据选定模式、接收数据包和冗余包确定缺失数据。采用本方法一个接收单元,根据模式列表,可以恢复多个丢失包,提高恢复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DP数据包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多点通信和实时的数据业务,如:语音广播、视频、QQ、TFTP、SNMP、RTP等,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注重速度流畅。目前互联网上数据的传输主要采用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TCP采用面向连接的数据管理策略并通过和重传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对于音频和视频流,视频帧的数据量很大,帧间隔也非常短,需要尽量保证传输速度,同时丢失一些数据是无所谓的,频繁的确认和重传无法保证数据实时传送。因此连续媒体流一般采用UDP传输协议,其最大优点是减少了不必要的网络开销,不过正因为如此,它不提供可靠性、流量控制和差错恢复的手段。数据丢包的情况无法避免。
UDP协议以数据报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且UDP协议提出了端口的概念。IP协议进行的是IP地址到IP地址的传输。但是每台计算机有多个通信通道,并将多个通信通道分配给不同的进程(例如QQ、WEB等),这样一个端口就代表一个通信通道。UDP协议实现了端口到端口的数据传输服务,UDP的数据报也是被封装成“应用层-UDP-IP”的形式进行传输的。UDP协议相比于TCP协议有以下优点:UDP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实现简单且速度较快;UDP协议的可塑性非常强,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来改造UDP协议,例如实现可靠传输,实现一对多传输,实现包和流模式同时传输,优先发送,多路双向传输等。
UDP的数据报:UDP数据包分为头部(header)和数据(payload)两部分。UDP数据包是经过IP协议的封装,然后通过IP协议传输到目的端。随后UDP数据包在目的端上进行拆封,并将信息送到对应的端口缓存中。
UDP协议是无连接的,面向消息的数据传输协议,如果不加任何控制,不仅会丢失包,还可能收到包的顺序和发送包的顺序不一样。这个必须在自己程序中加以控制才行。传统的解决方法有:采用的可靠传输算法有模拟TCP协议,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重发请求)协议,它又可分为连续ARQ协议、选择重发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等;采用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机制,通过发送冗余包,恢复丢失的包。
在实际场景,大都采用混合方式,发送一定量的冗余包,尽量恢复丢失的包,恢复失败的情况下,再通过ARQ方式传输,在带宽消耗、延迟两者间,获取平衡。常用的FEC算法,发送异或冗余包,如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基于UDP的低时延的互联网传输层协议)、SRT。在FEC常用的算法,无论是QUIC、SRT,是采用一组数据包,通过异或计算出一个冗余包。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组数据包中,只有丢一个包,才能恢复过来,否则会失败。
连续媒体流传输和点对点通信中一组UDP数据包丢失多个数据的情况频繁出现,传统的方法不能解决针对一组UDP数据包有多个缺失数据包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恢复一组UDP数据包有多个缺失数据的UDP数据包恢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UDP数据包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
获取原始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界云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界云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5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