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872.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晨辰;詹志勇;徐珂;于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在一混凝土柱的预设位置处,将若干锚栓垂直打入所述混凝土柱内,且所述锚栓的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外;安装一钢套,使所述钢套套设在所述混凝土柱上,且所述钢套与所述混凝土柱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一填充区,将所述锚栓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外的一端与所述钢套连接;在所述钢套的下方设置挡板以覆盖所述填充区的底部;往所述填充区内注入粘结剂以粘结所述钢套与所述混凝土柱。通过打入锚栓以增加混凝土柱的承载强度,保证混凝土柱的安全使用。并且,通过在混凝土柱外设置钢套能够平衡各个锚栓之间的受力。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还具有施工步骤简单、施工效率高以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建筑领域常用的结构形式,经过多年使用后,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或损伤,且由于部分建筑使用功能调整使其使用荷载增加,安全储备明显下降,需通过合理的加固方法提高其承载力,保证安全使用。随着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与不断升级的功能需求,对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的要求。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节能效果好,塑性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在建筑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既有混凝土建筑正逐步向钢结构建筑进行旧房改造。
现目前常用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两种方式:其一,对既有混凝土柱进行卸载,并替换为钢结构柱,该方法改造周期长且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环保理念;其二,在混凝土柱上单侧后植埋件或穿透植栓对向连接埋件,但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当原有混凝土柱截面较大时,受钻孔工艺、工具及原结构钢筋位置限制,难以形成通孔;且新增的钢筋较大及较密时,植入钢筋容易破坏原有柱混凝土,形成断层。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满足由混凝土结构向钢结构改造、节能环保、满足要求且使用的施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能够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强度,具有施工步骤简单、施工效率高以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
在一混凝土柱的预设位置处,将若干锚栓垂直打入所述混凝土柱内,且所述锚栓的一端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外;
安装一钢套,使所述钢套套设在所述混凝土柱上,且所述钢套与所述混凝土柱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一填充区,将所述锚栓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外的一端与所述钢套连接;
在所述钢套的下方设置挡板以覆盖所述填充区的底部;
往所述填充区内注入粘结剂以粘结所述钢套与所述混凝土柱。
可选的,所述钢套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混凝土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柱内设置有若干钢筋,将若干锚栓垂直打入所述混凝土柱内之前,所述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还包括:
查看所述混凝土柱的建筑施工图纸,分析所述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的规格及分布;
通过建模分析,确定所述锚栓的打入位置,确保所述锚栓能够避开所述混凝土柱内的钢筋。
可选的,将若干锚栓垂直打入所述混凝土柱内之后,所述混凝土柱的加固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锚栓进行拉拔试验。
可选的,所述钢套为环形,所述锚栓沿所述钢套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钢套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锚栓位于所述混凝土柱外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孔内,所述锚栓与所述钢套通过塞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可选的,所述锚栓为化学锚栓。
可选的,所述挡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漏浆孔,往所述填充区内填充粘结剂以粘结所述钢套与所述混凝土柱的步骤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