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2786.5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罗芝棠;甘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市港翔管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15 | 分类号: | F16L55/115;F16L55/11 |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吕春霞 |
| 地址: | 41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管道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包括堵头和管道,堵头呈筒状,堵头上开设有用于插接管道的环形槽,管道的外壁设有管外螺纹,管道的内壁设有管内螺纹,环形槽的内侧壁设有槽外螺纹,环形槽的外侧壁设有槽内螺纹,在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槽内螺纹和管外螺纹配合,槽外螺纹与管内螺纹配合。本发明的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筒状堵头上开设有用于插接管道的环形槽,管道的外壁设有管外螺纹,管道的内壁设有管内螺纹,环形槽的内侧壁设有槽外螺纹,环形槽的外侧壁设有槽内螺纹,在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槽内螺纹和管外螺纹配合,槽外螺纹与管内螺纹配合,由此通过两个螺纹连接关系,提高组件的防松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堵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
背景技术
堵头与盲板、封头及管帽有相同性,其作用在于把管道中不需要的口堵起来,起到封闭作用。现有技术中,堵头一般采用卡接的形式与管道连接,堵头容易松动,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提供一种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这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或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包括堵头和管道,所述堵头呈筒状,所述堵头上开设有用于插接管道的环形槽,所述管道的外壁设有管外螺纹,所述管道的内壁设有管内螺纹,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壁设有槽外螺纹,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壁设有槽内螺纹,在所述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所述槽内螺纹和所述管外螺纹配合,所述槽外螺纹与所述管内螺纹配合。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槽的底端设有端面密封圈,在所述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所述管道的端平面与所述端面密封圈抵接。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面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沿端面密封圈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弹性度不同。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沿端面密封圈的径向交替设置。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槽的底端还设有锥状密封圈,所述管道的端部具有位于外侧的圆锥面和外于内侧的端平面,在所述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所述管道的端平面与所述端面密封圈抵接,所述管道的圆锥面与所述锥状密封圈抵接。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包括转动配合的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锥状密封圈和所述端面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堵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的圆锥面的锥度在10-40°的范围内。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道的圆锥面的锥度为20°。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堵头上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开口于所述堵头的底端,另一端开口于堵头的顶端,在所述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所述连通管与管道的内部空间连通。
作为上述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状密封圈和端面密封圈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具有防松管道堵头的组件,包括堵头和管道,所述堵头呈筒状,所述堵头上开设有用于插接管道的环形槽,所述管道的外壁设有管外螺纹,所述管道的内壁设有管内螺纹,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壁设有槽外螺纹,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壁设有槽内螺纹,在所述堵头与管道连接时,所述槽内螺纹和所述管外螺纹配合,所述槽外螺纹与所述管内螺纹配合,由此通过两个螺纹连接关系,提高组件的防松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市港翔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怀化市港翔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