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电复合缆全数字式传输的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124.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潘祥;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铭科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W16/18;H04B10/40;H04B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张巨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电 复合 数字式 传输 通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电复合缆全数字式传输的通信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能够工作在包括5G信号传输的多模式的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与信号收发子系统,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与信号收发子系统经光电复合缆连接,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的通信电源模块为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信号收发子系统供电。本发明通信系统底噪不会随着传输距离增加而增加,信噪比高,保证了通过质量;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与信号收发子系统经光电复合缆连接,传输带宽大,利于5G信号传输,且能够同时支持包括5G信号传输的多模式通信;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的通信电源模块为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信号收发子系统供电,不需要单独部署供电网络,供电线路简单,便于后期系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光电复合缆全数字式传输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5G时代,运营商5G宏站的建设如火如荼,覆盖逐步由室外向室内发展,未来室内5G深度覆盖的投入将持续增加。由于5G基站使用的频率较4G更高,频率越高,其空间损耗以及翻越障碍物,和穿墙效果将极大的恶化。在4G时代,MDAS方案是进行室内覆盖和补盲的低成本优选方案之一。然而,到了5G时代,面临5G超大带宽的数据传输带宽需求,MDAS方案将无法胜任。且受限于MDAS的信源获取方式,单套MDAS设备将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以上运营商的网络共享覆盖需求。而5G分布式基站架构,因需要同时提供CU(集中单元)和DU(分布单元),以及数据回传核心网所需的网络,整体建站成本将会非常大,且只能支持单一制式,无法做到4G和5G双模式工作。因此传统室分方案势必逐步被新型有源室分取代。而新型有源室分如何能解决上诉两种系统存在的不足,是牵引技术演进的关键。随着运营商使用频段的多样化,设备需求大量化,新型室分产品必将向着多模多频、智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传输媒介能支持更快的部署,更低的成本,以及更方便的施工。
传统的光纤网络能满足大带宽的传输需求,但纯光纤只作为通信媒介,又无法为分布式系统的远端单元进行供电,远端单元还需单独引入电源接入点,不管对于施工还是使用上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且棘手的问题。技术成熟的以太网供电协议(POE),基于价格低廉的网线,以及非常方便的施工布线工作,深受运营商客户的青睐。然而受限于POE供电压降的固有缺陷,网线供电及通信的传输距离一般限制在100米以内,在大多数应用场合,成了系统部署的重大缺陷。
综上,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1.传统MDAS系统,由于需要到运营商机房内直接耦合其射频信号,施工操作将变得非常困难,又由于MDAS为模拟耦合系统,其底噪将随着拉远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甚至容易造成因底噪抬升太大而导致宏站系统崩溃;且传统MDAS系统无法做到多家运营商频段传输,无法做到共建共享,降低建设成本的要求。
2.分布式室分系统,由于算法不优,传输带宽要求大;目前厂家的协议栈版本无法支持多运营商,无法做到共建共享,降低建设成本的要求。且分布式室分系统为单制式基站系统,无法支持4G+5G双模式的同时覆盖。
3.光纤分布式系统,因为只使用了光纤作为信号传输媒介,远端系统工作时,需要就近额外取电。部署建设时,除了布放光纤外,还需另外部署一套供电网络,施工量大,操作及其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底噪随着传输距离增加而增加导致的宏站系统崩溃、无法做到多家运营商频段传输、无法支持4G+5G双模式的同时覆盖、需单独部署供电网络的问题,提供基于光电复合缆全数字式传输的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基于光电复合缆全数字式传输的通信系统,系统具体包括能够工作在包括5G信号传输的多模式的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与信号收发子系统,所述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与信号收发子系统经光电复合缆连接,所述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的通信电源模块为扩展分发与合路子系统、信号收发子系统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铭科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铭科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