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烫组件及电热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1438.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盛保敬;孙强;赵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15/18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电热水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烫组件及电热水器。防烫组件,包括:进水三通,进水三通具有一进口和两个出口;混水机构,混水机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调温模组;第一管体的一端口为出水口、另一管口为安装口,第一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二管体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并与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三管体设置在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并与第二进水口连通,调温模组设置在安装口中并用于依靠出水口的出水温度变化来控制第二进水口选择性连通冷水腔体;截止阀,截止阀连接在其中一出口和第三管体之间。本发明采用机械式的温感驱动部件来自动控制冷热水混合,提高防烫组件的使用可靠性以提高电热水器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烫组件及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电热水器通常配置有水箱以及设置在水箱中的电加热管,电机热管通电后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水箱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冷水经由进水管进入到水箱,而水箱中的热水则从出水管输出。
电热水器的加热温度可设定到75℃,有些热水器的高温杀菌模式下甚至加热温度设定到80℃,同时瞬热洗、3D加热技术已逐渐成为热水器的一种标配,在瞬热、3D加热开启后,热水器内的热水温度会迅速提升10度以上,大量的试验也验证了热水器流出的水温甚至超过90℃。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侧则通常采用混水器来调节最终的出水水温,而通过混水器来调节水温过程中,则需要用户用手来测试水温,极容易发生烫伤用户的现象,导致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较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使用可靠性高的电热水器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烫组件及电热水器,采用温模组根据出水温度来来自动控制冷热水混合,提高防烫组件的使用可靠性以提高电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烫组件,包括:
进水三通,所述进水三通具有一进口和两个出口;
混水机构,所述混水机构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调温模组;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口为出水口、另一管口为安装口,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调温模组设置在所述安装口中并用于依靠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温度变化来控制所述第二进水口选择性连通所述冷水腔体;
截止阀,所述截止阀连接在其中一所述出口和所述第三管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截止阀为手动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截止阀为电控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调温模组包括:
柱塞,所述柱塞上设置有安装孔和至少一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侧;
密封堵头;
温感驱动部件,所述温感驱动部件包括缸体和推杆,所述推杆插入到所述缸体中,所述推杆与所述缸体内部之间形成温感腔体,所述温感腔体中填充有热胀冷缩材料,所述缸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其中,所述密封堵头设置在所述安装口上,所述柱塞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中,所述第一管体内部在所述柱塞与所述密封堵头之间形成冷水腔体,所述推杆与所述密封堵头相对布置;所述热胀冷缩材料用于依靠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温度变化来驱动所述推杆移动,所述推杆用于与所述密封堵头配合来带动所述柱塞滑动以控制所述第二进水口选择性连通所述冷水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调温模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柱塞上并夹在所述柱塞和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管壁之间,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