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滚珠丝杠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用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0675.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坤;王杰;王鑫恫;董丹秀;聂孟稳;王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H02S20/30;F24S30/4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滚珠 太阳能 电动汽车 电池板 垂直 位置 调整 机构 | ||
1.一种基于滚珠丝杠的太阳能电动汽车用太阳能电池板垂直位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由底座、垂直位置调节装置、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基体组成;
所述的底座由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18)、第四侧板(21)和底座底板(22)组成;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18)、第四侧板(21)和底座底板(22)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一侧板(2)与第三侧板(18)形状相同;第二侧板(3)与第四侧板(21)的外形相同;与第四侧板前端面(F1)相对的第四侧板(21)后端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左端面(C2)和第三侧板左端面(E2)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前端面(D1)分别与第一侧板(2)的右端面和第三侧板(18)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18)平行;第二侧板(3)和第四侧板(21)平行;第一侧板前端面(C1)与第二侧板右端面(D2)和第四侧板右端面(F2)共平面;第三侧板(18)的后端面与第二侧板(3)的左端面和第四侧板(21)的左端面共平面;第一侧板(2)的下端面、第二侧板(3)的下端面、第三侧板(18)的下端面、第四侧板(21)的下端面均与底座底板(22)的下端面共平面;第一侧板(2)的后端面与底座底板前端面(G1)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前端面(D1)与底座底板(2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第三侧板前端面(E1)与底座底板(22)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第四侧板(21)的后端面与底座底板左端面(G2)固定连接;在第二侧板前端面(D1)的左侧,设有第一轴轴承安装孔(28);在第四侧板(21)后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二轴轴承安装孔(29);第一轴轴承安装孔(28)与第二轴轴承安装孔(29)的中心线重合,且垂直于第二侧板前端面(D1);
所述的垂直位置调节装置由电机(20)和传动装置组成;电机(20)为旋转电机,通过电机脚座(23)和第四螺栓(40)固定在底座底板(22)上;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杆(1)、联轴器、丝杠(5)、丝杠螺母装置、连杆(11)、第二导向杆(30)和传动支撑装置组成;第一导向杆(1)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为第一导向杆杆体(58),两端分别为第一导向杆杆头(57)和第二导向杆杆头(59);第二导向杆(30)由三部分组成,中间部分为第二导向杆杆体(61),两端分别为第三导向杆杆头(60)和第四导向杆杆头(62);第一导向杆杆体(58)和第二导向杆杆体(61)形状相同,为圆柱形结构;第一导向杆杆头(57)、第二导向杆杆头(59)、第三导向杆杆头(60)和第四导向杆杆头(62)形状相同,为长方体结构;传动支撑装置由第一轴承盖(4)、第一支撑座(32)、第二轴承盖(19)、第二支撑座(24)、第二轴承(41)、第三轴承(42)组成;
第二轴承盖(19)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轴承槽(68),第一轴承槽(68)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一丝杠安装孔(64),第一丝杠安装孔(64)为通孔,第一丝杠安装孔(64)的半径小于第一轴承槽(68),二者均为半圆形孔,且中心轴线重合,在第二轴承盖前端面(Q3)上,第一丝杠安装孔(64)的两侧设有第一杆头安装槽(63)和第二杆头安装槽(65),第一杆头安装槽(63)、第一丝杠安装孔(64)、第二杆头安装槽(65)、第一轴承槽(68)均与第二轴承盖下端面(Q1)相通;在第二轴承盖上端面(Q2)的两侧设有不与其他部件干涉的第一螺纹孔(66)和第二螺纹孔(67);第二支撑座(24)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轴承槽(73),第二轴承槽(73)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二丝杠安装孔(70),第二丝杠安装孔(70)为通孔,第二丝杠安装孔(70)和第二轴承槽(73)均为半圆形孔,二者中心轴线重合,在第二支撑座前端面(S1)上,第二丝杠安装孔(70)的两侧设有第三杆头安装槽(72)和第四杆头安装槽(74),第二丝杠安装孔(70)、第三杆头安装槽(72)、第二轴承槽(73)、第四杆头安装槽(74)均与第二支撑座上端面(S2)相通;第二支撑座上端面(S2)的两侧设有不与其他部件干涉的第三螺纹孔(69)和第四螺纹孔(71);安装后,第一螺纹孔(66)与第四螺纹孔(71)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螺纹孔(67)与第三螺纹孔(69)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轴承槽(68)与第二轴承槽(73)的中心轴线重合,二者组成一个圆孔,第二轴承(41)安装在其中;第一丝杠安装孔(64)与第二丝杠安装孔(70)的中心轴线重合,二者组成一个圆孔;第一杆头安装槽(63)、第二杆头安装槽(65)、第三杆头安装槽(72)、第四杆头安装槽(74)为截面形状相同的矩形槽;安装后,第一杆头安装槽(63)与第三杆头安装槽(72)组成一个矩形孔,第三导向杆杆头(60)置于其中;第二杆头安装槽(65)与第四杆头安装槽(74)组成一个矩形孔,第一导向杆杆头(57)置于其中;
第一轴承盖(4)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轴承槽(80),第三轴承槽(80)的前后两侧设有第三丝杠安装孔(76),第三丝杠安装孔(76)和第三轴承槽(80)均为半圆形孔,二者中心线重合,在第一轴承盖前端面(T3)上,第三丝杠安装孔(76)的两侧设有第五杆头安装槽(75)和第六杆头安装槽(77),第五杆头安装槽(75)、第三丝杠安装孔(76)、第六杆头安装槽(77)、第三轴承槽(80)均与第一轴承盖下端面(T1)相通;在第一轴承盖上端面(T2)的两侧设有不与其他部件干涉的第五螺纹孔(78)和第六螺纹孔(79);第一支撑座(32)的中间位置设有第四轴承槽(82),第四轴承槽(82)的前后两侧设有第四丝杠安装孔(85),第四丝杠安装孔(85)和第四轴承槽(82)均为半圆形孔,二者中心线重合,在第一支撑座前端面(V1)上,第四丝杠安装孔(85)的两侧设有第七杆头安装槽(84)和第八杆头安装槽(86),第四轴承槽(82)、第七杆头安装槽(84)、第四丝杠安装孔(85)、第八杆头安装槽(86)均与第一支撑座上端面(V2)相通;第一支撑座上端面(V2)的两侧设有不与其他部件干涉的第七螺纹孔(81)和第八螺纹孔(83);安装后,第五螺纹孔(78)与第八螺纹孔(83)的中心轴线重合;第六螺纹孔(79)与第七螺纹孔(81)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三轴承槽(80)与第四轴承槽(82)的中心轴线重合,二者组成一个圆孔,第三轴承(42)安装在其中;第三丝杠安装孔(76)与第四丝杠安装孔(85)的中心轴线重合,二者组成一个圆孔;第五杆头安装槽(75)、第六杆头安装槽(77)、第七杆头安装槽(84)、第八杆头安装槽(86)为截面形状相同的矩形槽;安装后,第五杆头安装槽(75)与第七杆头安装槽(84)组成一个矩形孔,第二导向杆杆头(59)置于其中;第六杆头安装槽(77)与第八杆头安装槽(86)组成一个矩形孔,第四导向杆杆头(62)置于其中;
安装后,第二支撑座(24)和第一支撑座(32)的下端面与底座底板上端面(G3)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第二导向杆(30)与丝杠(5)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第一侧板前端面(C1);
联轴器由联轴器第一端(35)和联轴器第二端(36)组成,联轴器第一端(35)和联轴器第二端(36)通过第三螺栓(38)和第四螺母(39)固定连接;电机转轴(45)通过第二键(44)与联轴器第一端(35)固定连接;
丝杠(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轴承(4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轴承(42)上,并穿过第三轴承(42),通过第一键(43)与联轴器第二端(36)固定连接;安装后,丝杠(5)与电机转轴(45)、第二轴承(41)、第三轴承(42)的中心轴线重合;丝杠螺母(27)为长方体结构,在其前端面上设有丝杠螺纹孔(47),在丝杠螺纹孔(47)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杆通孔(46)和第二导杆通孔(48),第一导杆通孔(46)、丝杠螺纹孔(47)、第二导杆通孔(48)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丝杠螺母(27)的前端面,安装后,丝杠螺纹孔(47)与丝杠(5)配合,二者中心轴线重合;第一导向杆(1)与第一导杆通孔(46)配合,二者中心轴线重合;第二导向杆(30)与第二导杆通孔(48)配合,二者中心轴线重合;在丝杠螺母(27)的顶部设有第一吊耳(6)、第六吊耳(26),第一吊耳(6)上设有第一通孔(49),第六吊耳(26)上设有第二通孔(50),第一通孔(49)的中心轴线与第二通孔(50)的中心轴线重合,二者的中心轴线与丝杠螺纹孔(47)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
连杆(11)为Y形结构,具有三个连接端,丝杠螺母连接端(51)、第一基板连接端(52)、第二基板连接端(54);丝杠螺母连接端(51)设有第三转动销连接孔(56),第一基板连接端(52)设有第一转动销连接孔(53),第二基板连接端(54)设有第二转动销连接孔(55);安装后,第三旋转销(25)依次穿过第二通孔(50)、第三转动销连接孔(56)、第一通孔(49)后,通过第三螺母(33)实现固定连接,连杆(11)可以绕第三旋转销(25)旋转;
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基体由安装基板(8)、第二吊耳(7)、第三吊耳(9)、第四吊耳(12)、第五吊耳(13)、第一基体安装轴(87)、第二基体安装轴(88)组成;安装基板(8)为长方体结构,太阳能电池板(17)安装在基板上端面(W5)上;在安装基板下端面(W6)上靠近安装基板前端面(W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吊耳(7)、第三吊耳(9)、第四吊耳(12)、第五吊耳(13),第二吊耳(7)、第三吊耳(9)、第四吊耳(12)、第五吊耳(13)上均设有第三通孔(89),四个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平行于基板前端面(W1);在安装基板右端面(W2)上靠近安装基板后端面(W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基体安装轴(87);在安装基板左端面(W4)上靠近安装基板后端面(W3)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基体安装轴(88);第一基体安装轴(87)与第二基体安装轴(88)均为圆柱形,二者中心轴线重合,且平行于基板前端面(W1);
第一基体安装轴(87)通过第一轴承(16)置于第一轴轴承安装孔(28)中,第二基体安装轴(88)通过轴承置于第二轴轴承安装孔(29)中;第一旋转销(10)依次穿过第三吊耳(9)上的通孔、第二转动销连接孔(55)、第二吊耳(7)上的通孔后,通过第二螺母(31)实现固定连接;第二旋转销(15)依次穿过第四吊耳(12)上的通孔、第一转动销连接孔(53)、第五吊耳(13)上的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14)实现固定连接;安装后,第一旋转销(10)和第二旋转销(15)的中心轴线重合,连杆(11)可以绕第一旋转销(10)和第二旋转销(15)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6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