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0344.7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华;叶树才;黄晓声;陈太峰;王永霞;罗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南方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生物 碳源 循环 养殖 系统 | ||
1.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常规鱼类养殖区(1),其用于以饲料养殖鱼类;
补碳鱼类养殖区(11),其用于使用高碳氮比饲料进行鱼类养殖;
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其与所述常规鱼类养殖区(1)和所述补碳鱼类养殖区(11)连通,且用于接收所述常规鱼类养殖区(1)、所述补碳鱼类养殖区(11)底部的沉淀物,并对沉淀物进行发酵处理,以产生有机碳源;
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其与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连通,并用于接收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沉淀后的顶部水体,和用于接收在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底部经发酵处理后的沉淀物,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分别与所述常规鱼类养殖区(1)、所述补碳鱼类养殖区(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包括依次连通的移动曝气净化池塘(131),以及无投饲鱼虾贝养殖净化池塘(132),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与所述移动曝气净化池塘(131)连通,所述无投饲鱼虾贝养殖净化池塘(132)分别与所述常规鱼类养殖区(1)、所述补碳鱼类养殖区(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曝气净化池塘(131)内设有间歇性曝气悬浮和再沉降装置(130),所述间歇性曝气悬浮和再沉降装置(130)用于进行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引导管(61),其用于连通所述补碳鱼类养殖区(11)底部和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顶部,并供所述补碳鱼类养殖区(11)底部沉淀物流入到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
第二引导管(62),其用于连通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顶部和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并供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顶部水体流入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
第三引导管(63),其包括连通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顶部和底部的第一管口(631)和第二管口(6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管口(631)和所述第二管口(632)之间的第三管口(633),所述第三管口(633)对应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管(61)的出口高度低于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的水位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管(61)的出口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引导管(62)的两管口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口(631)的高度高于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的水位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口(633)的高度低于所述固体废弃物发酵区(12)的水位高度,且所述第三管口(633)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引导管(62)的出口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装置(7),所述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所述养殖循环水处理池塘(13)水体的碳氮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7)包括用于检测碳氮比的检测模块(71)、用于显示所述检测模块(71)检测结果的显示模块(72)、用于发射所述检测模块(71)检查结果至移动终端的信号发射模块(73),用于存储所述检测模块(71)检测结果的存储模块(74),以及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71)检测结果超出预设碳氮比值时发出警报的警示模块(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南方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南方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3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炉冲渣水用于高炉脱湿鼓风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