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40288.7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龙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龙琴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B65G4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针灸 辅助 装置 | ||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结构包括:收集仓(1)、容纳中槽(2)、调节踏板(3)、底座(4)、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仓(1)水平安设在容纳中槽(2)的顶部,所述调节踏板(3)内侧活动板与底座(4)活动连接,所述容纳中槽(2)右侧表面通过螺栓与控制器(5)相连接,所述调节踏板(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5)内部电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1)由分离带(11)、驱动电机(12)、出料斗(13)、调节上板(14)、导向板(15)组成,所述分离带(11)右侧驱动主轮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12)机械连接,所述分离带(11)安设在调节上板(14)的底部,所述调节上板(14)安设在导向板(15)的右侧,且调节上板(14)下沿低于导向板(15),所述驱动电机(12)壳体左侧凹槽与出料斗(13)相互嵌套,所述导向板(15)通过螺栓固定在出料斗(13)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带(11)设有辅助导轮(111)、筛选带(112)、驱动轮(113)、弹条(114)、支撑架(115)、承重轮(116),所述辅助导轮(111)轮圈与筛选带(112)内槽紧密贴合,所述驱动轮(113)上沿与承重轮(116)上沿保持平齐,所述弹条(114)通过螺柱水平固定在支撑架(115)的上端横杆底部,所述筛选带(112)上沿横杆内槽与承重轮(116)横向轴杆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5)设有底槽(151)、移动架(152)、缓冲架(153),所述底槽(151)下沿与移动架(152)相互嵌套,所述移动架(152)右侧活动轴与缓冲架(153)活动连接,所述缓冲架(153)安设在分离带(11)的左侧,且二者存在间隙,所述底槽(151)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轮(113)壳体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轮(111)设有导轮(1111)、支撑轴(1112)、横向滑槽(1113)、顶升弹簧(1114)、架体(1115),所述导轮(1111)轴心与支撑轴(1112)重合,所述支撑轴(1112)嵌套固定在横向滑槽(1113)的内壁,所述横向滑槽(1113)底端凹槽通过顶升弹簧(1114)与架体(1115)活动连接,所述导轮(1111)内槽与筛选带(112)紧密贴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上板(14)内槽设有两个以上的弹簧,且中部支撑滑杆限位处设有分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114)为长条状,且固定处为复合层,设有金属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架(153)呈S型,左侧设有压紧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龙琴,未经朱龙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2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配电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带有生物碳源循环水养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