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电力检测与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40117.4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祝珍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8B31/00;H04L29/08;H04L1/22;G16Y10/35;G16Y40/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陈千楷 |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电力 检测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电力检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多个现场检测设备能够及时的获取检测信息,确定漏电状态,然后选择对应的站点进行应急处理;站点设备和预警设备同时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将现有的预警系统与监测系统进行融合,提供冗余的管控网络,由此提高了漏电检测的效率以及预警的有效性,以及提示的及时性;分布在地铁总服务中心的数据中心,在获取到检测信息后,记录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生成工单,由此提高了工单的生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电力检测与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物联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智能轨道交通系统中。地铁作为人们日常交通常用的工具,地铁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供电设备及其线路,而这些供电设备分布在地铁站点以及隧道的各个地方,由此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然而,现有技术中,监测系统构建较为单一,与现有的监控网络确实融合、协作机制。
由于地铁运行、设备、线路老化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而漏电严重时,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危害和不便。因此,对地铁供电漏电的有效监测及预警是目前关注的重点。
目前,对于供电漏电的检测,主要还是需要人工的参与,而且是定期的检测,由此对于一些位置的检测是不方便的,同时无法做到及时预警;由此可见,现有的检测技术实时性要求差,检测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且,无法及时的进行预警,并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监测系统与预警系统通常独立设置,没有融合机制,以及地铁供电漏电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物联网电力检测与预警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
多个现场检测设备,非均匀分布在地铁区域中,用于实现漏电检测,获取检测信息,其中,所述检测信息包括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状态信息和/或漏电预警信息;
多个站点设备,分布在各个地铁站点,用于从现场检测设备获取检测信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应急处理;
预警设备集群,分布在各个地铁站点,根据现场检测设备的监测信息确定所需的预警策略进行预警提醒;
数据中心,分布在地铁总服务中心,在获取到检测信息后,记录供电设备及线路的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生成工单;
其中,所述现场检测设备和站点设备为不同类型的物联网设备。
其中,当现场检测设备检测到漏电信息时,计算当前漏电信息对临近站点造成的影响度L,其中,L与危险系数W、到站点的距离D、以及该时段站点的客流量R、站点权限Q有关,即,
其中,根据漏电严重程度C、温度T、湿度H、粉尘密度F确定指示引发灾害的可能性的危险系数W;
a、b、c为常系数;
当危险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时,根据影响度L选择应急站点,站点权限受客流量影响,客流量越大,站点的权限越大。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现场应急自清理子系统,利用自清理子系统进行清洁处理。
其中,根据危险系数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应急监控站点,所述应急监控站点对应急站点的应急处理策略以及应急处理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