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剪切大变形吸能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9686.7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隋旺华;陈友东;高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剪切 变形 吸能锚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剪切大变形吸能锚杆,包括锚杆和套管。所述锚杆分为n段,n≥2;每一段的两端均设有若干圈锥形卡齿,其中最外端的一段,一端设若干圈锥形卡齿,另一端为螺纹;所述套管的个数为n‑1个;各套管内径大于锚杆外径,套管由m节组成,每节之间用拉伸弹簧连接且套管两端的最外面一节内壁上设有一圈与锚杆的锥形卡齿对应的卡齿。所述锥形卡齿的齿面为由内向外增高的斜面。所述套管的刚度大于所述锚杆刚度。锚杆各段与套管构成锚固单元,锚固单元预设在剪切大变形段,承担地质体剪切变形。本发明抗剪切大变形吸能锚杆,可承受轴向大变形,又可承担侧向大变形,能够同时实现轴向、侧向大变形,同时可实现滑坡变形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锚杆,具体说是一种抗剪切大变形吸能锚杆。
技术背景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深度采矿及其相关的地质灾害已成为主要研究重点。澳大利亚的地下采矿深度约为2公里,加拿大的深度超过3公里,南非的深度约为4公里。而在我国,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出现了许多地质条件复杂的巷道,其中最大开采深度已达1500m。高地应力、围岩的能量积累和变形,频繁发生剥落、劈裂、岩爆等危害,故而支护结构在深部采矿工程中十分重要。而在地表地质灾害中,滑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山区,而在治理工程中,通常由于滑坡的大变形而导致抗滑结构发生失效,特别是在地震、库水位波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故在锚杆设计时除了静态机械性能外,还应考虑其动态性能以确保锚杆既可以承受大变形又可以承受高动荷载,从而它具有非常好的能量吸收效果。
《A novel energy-absorbing rock bolt with high constant workingresistance and long elongation: Principle and static pull-out test》(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第243期,Hao Y, Wu Y, Ranjith P.G, 等),公开了一种通过钢珠联结锚杆与套管的结构:套管内径大于锚杆直径,同时内径具有一定的坡度,在套筒管的上端焊接有一个中空圆形孔的面板。钢球均匀地布置在面板上的内表面。锚杆与套管通过钢球的接触连接在一起。钢珠的位置由球体直径、套管与锚杆的间距所决定。在锚杆的外端,有一段螺纹,连接螺母。工作时钢球被螺母紧紧压在套筒管和锚杆上。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在岩体变形产生的轴向力作用下,钢珠在螺母压力作用下嵌入套管来提供恒阻力,当轴力增大,钢珠嵌入深度增大,套管逐渐被拔出,锚杆伸长,以此来适应岩体的大变形。该结构可以很好的吸收岩体变形能,但缺陷是无法抵抗地质体的剪切变形,发生剪断,而且在套管被拔出的过程中能量未能得到及时、快速耗散,导致结构寿命不长,最大承载力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抗剪切大变形吸能锚杆,其结构即可承受轴向大变形,又可承担侧向大变形。可同时实现轴向、侧向大变形,同时可实现滑坡变形吸能、散能。
本发明抗剪切大变形吸能锚杆,包括锚杆和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分为n段,n≥2。每一段的两端均设有若干圈锥形卡齿,其中最外端的一段,一端设若干圈锥形卡齿,另一端为螺纹(用于紧固螺栓)。所述套管的个数为n-1个;各套管内径大于锚杆外径,套管由m节组成,每节之间用拉伸弹簧连接且套管两端的最外面一节内壁上设有一圈与锚杆的锥形卡齿对应的卡齿。
所述锥形卡齿,其齿面为由内向外增高的斜面(锚杆段的端部为外)。每圈锥形卡齿中,多个卡齿沿锚杆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套管,其刚度大于所述锚杆刚度。
锚杆各段与套管构成锚固单元,锚固单元预设在剪切大变形段,承担地质体剪切变形。探明地质体中存在多少个剪切带,然后在每个剪切带位置预设锚固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