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圆钢硬度的方法及其缓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8228.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7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龙;朱士诚;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37/76;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秋明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圆钢 硬度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圆钢硬度的方法及其缓冷设备,该方法以钢材CCT曲线为理论依据,通过采用轧后加盖保温罩缓冷的工艺流程,在轧制过程中精准控制各个阶段的温度及降温速度,并且利用缓冷设备的保温罩对缓冷温度及速度进行控制,避免钢材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圆钢冷却时周围空气流动性,以保证圆钢缓慢冷却,避免圆钢异常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的产生,得到P+F组织,从而达到降低圆钢硬度的目的,能够在不增加退火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硬度的降低。经实践,对于CrMo钢硬度从310HBW降低到210‑230HBW,满足250HBW以下的目标,并且心表硬度差在20HBW以下。对于45#钢,心表硬度差7‑12HBW,组织均匀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钢的生产方法及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圆钢硬度的方法及其缓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圆钢是工程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根据圆钢化学成分不同、性能不同,圆钢可用于不同行业制造不同的设备零部件,主要用于工程机械链轨节、齿轮、稳定杆等等。
设备零部件厂家在使用圆钢原材料时,一般第一道工序是将长度比较长的圆钢下料至制造零部件需要的长度。下料工艺一般分为带锯锯切下料、冲床剪切下料、等离子切割下料等。其中剪切下料相较于另外两种下料方式具有效率高、下料损耗小的特点,因此目前行业内大多选择此种下料方式。剪切下料属于一种钢材常温状态下的破断,因此要求圆钢硬度低、且组织均匀。硬度高、组织不均匀会导致剪切刀片损耗、剪切断面不平直的问题。
目前控制硬度主要通过两种生产工艺,一是增加控轧控温设备,即需要增加水箱等设备,二是通过后道退火工艺实现。以上两种工艺都对品种生产成本增加较多,导致市场竞争力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圆钢硬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低成本的实现降低圆钢硬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缓冷设备。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降低圆钢硬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坯料加热至1228±10℃后,在1089±5℃开轧;加热至开轧之间平均降温速度2.17±0.2℃;
(2)在1066±5℃进连轧机组轧制,开轧至进连轧机组之间平均降温速度0.15±0.2℃;
(3)出连轧机组温度在1009±5℃,进连轧机组至出连轧机组的平均降温速度5.7±0.2℃;
(4)预精轧入口温度904±5℃,出连轧机组后至预精轧入口之间的平均降温速度0.94±0.2℃;
(5)KOCKS入口温度886±5℃,预精轧入口至KOCKS入口的平均降温速度0.33±0.2℃;
(6)上冷床温度829±5℃,KOCKS至冷床入口之间的平均降温速度1.21±0.2℃;
(7)出冷床保温罩盖的温度655±5℃,冷床入口至出保温罩盖的平均降温速度0.28±0.1℃;
(8)出冷床锯切温度265±5℃,保温罩盖至冷床出口的平均降温速度0.12±0.1℃。
对应于上述降低圆钢硬度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实施该方法的缓冷设备,包括冷床、设置在冷床入口侧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座上的支撑臂、安装在支撑臂端部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遮盖在冷床上方;自冷床入口指向冷床出口为冷床的长度方向,所述保温罩的遮盖长度占冷床长度的1/4-1/2。
其中,所述支撑臂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在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连接孔,所述保温罩通过螺栓选择性的固定在其中一个连接孔中。选择不同的连接孔能够调整保温罩遮盖冷床的长度,进而调整圆钢在冷床上的冷却速率,达到辅助控制冷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