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山阻车器用拉杆的通用多工位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104.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宗英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8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器用 拉杆 通用 多工位 自动 智能 焊接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矿山设备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山阻车器用拉杆的通用多工位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升降框和五个搬运夹持组的组合把五组“两个弯杆和一个套管的组合”由运输槽块搬运到五个组对组件,两个初配合V形槽夹持住横杆,初配合气缸驱动两个“初配合夹持组件和弯杆的组合”相向平移,横杆的圆柱部分则插入套管的内圆柱孔,两对推紧半环套同时推紧套管的两端,两个终配合推平面相向平移推动两个纵杆,两个横杆相对于两对初配合V形槽块发生滑动,由智能焊接机器人焊接,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弯杆和套管的组合旋转变位。本发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加工精度大幅提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设备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山阻车器的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矿山阻车器用拉杆的通用多工位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矿山阻车器上使用的拉杆1,包括两个弯杆11和一个套管12;弯杆11是由一根圆钢折一次九十度弯得到的,弯杆11包括横杆111和纵杆112;套管12的轴心线沿着左右水平方向放置,左边的一件横杆111上和纵杆112不连接的一端插入套管12的左端孔内,右边的一件横杆111上和纵杆112不连接的一端插入套管12的右端孔内,横杆111和套管12孔的配合是松配合;两边的“横杆111和套管12孔的配合沿着轴向的长度尺寸A”都相等;为了便于插入,横杆111端头上往往设置一个大的倒角;纵杆112朝下,纵杆112、横杆111和套管12的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并组成一个开口朝下的“U”形,两个纵杆112的轴心线平行,它们的距离尺寸要符合一个比较严格的公差要求。横杆111和套管12露在外面的相邻边焊接。
阻车器有多个型号,相应地,上面配备的拉杆1的尺寸也不尽相同,但是整体结构都是相同的,都符合前面的描述。套管12的外直径和内孔直径都是相同的,套管12的轴向长度尺寸有所不同。弯折弯杆11使用的圆钢直径都是相同的,纵杆112的长度都相同,横杆111的长度尺寸有所不同。同一个拉杆1上使用的两个弯杆11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同一个拉杆1上两边的“横杆111和套管12孔的配合沿着轴向的长度尺寸A”都相等,但是不同的拉杆1上“横杆111和套管12孔的配合沿着轴向的长度尺寸A”不一定相等。
目前在制造时,组对和焊接都是人工完成的,先人工测量出横杆111上与套管12的端面对齐的位置,在那里划出标记线,然后人工把横杆111插入套管12的两端,套管12的端面和横杆111上的标记线对齐,把三件的组合放在平面上,使纵杆112、横杆111和套管12的轴心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并组成一个“U”形,再仔细测量一下两个纵杆112的距离,微调,使该距离尺寸符合公差要求,然后点焊横杆111与套管12的相邻边,最后再满焊该相邻边。
目前的制造过程很多简单的工作在重复做,比如需要重复划出标记线,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测量的两个纵杆112的距离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加工精度大幅提高、劳动强度大幅降低、通用性强的矿山阻车器用拉杆的通用多工位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矿山阻车器用拉杆的通用多工位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包括搬运部、运输部、智能焊接机器人和机架;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底座和机架固定联接;
搬运部包括搬运部齿条、搬运部直线导轨、搬运部运动组件和升降框;搬运部齿条和搬运部直线导轨分别与机架固定联接,搬运部齿条和搬运部直线导轨的长度方向是前后水平方向;
搬运部运动组件包括搬运齿轮、搬运滑块、搬运伺服电机、搬运支架和升降搬运气缸;搬运滑块和搬运支架固定联接;搬运伺服电机的外壳通过法兰和搬运支架固定联接;搬运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搬运齿轮固定联接;搬运滑块和搬运部直线导轨组成直线导轨副;搬运齿轮和搬运部齿条啮合;升降搬运气缸包括升降搬运气缸体和升降搬运气缸活塞杆;升降搬运气缸体和搬运支架固定联接;升降搬运气缸活塞杆和升降框固定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宗英,未经杜宗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绝缘强度气体的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感应耦合传输的通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