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35585.2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崇磊;李雷祥;潘荣财;魏士斌;王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众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8 | 分类号: | E21B33/138;E21B33/127;E21B33/13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捞 式免钻塞 注水 泥完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该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可以保证煤层气现有的半程固井完井方式,提高固井质量;同时,施工结束后下入专用工具可将打捞组件打捞出井筒,避免钻塞,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施工结束后下入专用工具,将可循环内芯打捞出井筒,即可进入下一步作业程序,可循环内芯经过修复后继续组装工具,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采用特殊可溶材料技术,即在工具内加入可溶上密封套和可溶下密封套,保证工具入井前完好,施工结束后,可溶材料与压塞液发生反应并溶解,达到了工具的内径与套管的内径完全一致的效果,完全不影响后期的作业管柱及工具的下入,完全满足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煤层气的开发由于目的层稳定性差,渗透率低等原因,造成我国的煤层气的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重视,在油气井开发开发领域中,随着钻完井工艺技术的发展,环保和资源可回收利用的观念也渐渐被提及。现阶段煤层气的开发完井方式主要为半程注水泥完井工艺,这种工艺对当时的煤层气开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被广泛推广应用。但是,随着煤层气开发的技术进步,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这种完井工艺所暴露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该工艺施工结束后,后期必须进行扫除固井附件作业,钻除内部附件过程不仅效率低,生产周期长,而且存在着钻塞残留、套管穿透、落物等一系列二次风险,给后续的施工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钻除附件过程中,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井场工人带来一定的健康威胁。井队驻扎的时间越长,存在的安全隐患越多,对井场周围环境的影响越大,带来的环境问题越多,后期的处理难度越大。
对于已经出现的免钻塞完井工具,现场使用的工具的内径往往无法达到套管内径,甚至比套管内通径要小,在完井管串上留下“缩径”,给后续期的施工作业工具带来极大的风险。并且,施工后打捞出井筒的内芯往往无法使用,只能遗弃,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不符合国家所提倡的降本增效的倡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该打捞式免钻塞注水泥完井装置可以保证煤层气现有的半程固井完井方式,提高固井质量;同时,施工结束后下入专用工具可将打捞组件打捞出井筒,避免钻塞,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建井周期,施工结束后下入专用工具,将可循环内芯打捞出井筒,即可进入下一步作业程序,可循环内芯经过修复后继续组装工具,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采用特殊可溶材料技术,即在工具内加入可溶上密封套和可溶下密封套,保证工具入井前完好,施工结束后,可溶材料与压塞液发生反应并溶解,达到了工具的内径与套管的内径完全一致的效果,完全不影响后期的作业管柱及工具的下入,完全满足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众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众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及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印刷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