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与计算机的疲劳驾驶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5073.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0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猛;刘荣辉;张敬普;王可;王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城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G08B21/06;G08B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周卫 |
地址: | 467036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计算机 疲劳 驾驶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与计算机的疲劳驾驶监控系统,包括处理器、初始监测模块、音频采集模块、生理信息监测模块、路径监测模块、方案规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预警控制模块;本发明设置了初始监测模块,该设置有助于对驾驶人员的疲劳驾驶进行提前预防;本发明设置了音频采集模块,该设置用于实时采集驾驶室内的监控信息,该设置为监测驾驶人员的疲劳驾驶提供了外部参数数据,有助于提高疲劳驾驶的监测精度;本发明设置了生理信息监测模块,该设置为监测驾驶人员的疲劳驾驶提供内部参数数据,有助于提高疲劳驾驶的监测速度;本发明设置了预警控制模块,该设置根据报警指令采取不同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疲劳驾驶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疲劳驾驶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物联网与计算机的疲劳驾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疲劳时,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五分之一的交通事故是由疲劳驾驶引起的,根据研究显示,连续驾驶两个小时后司机所犯错误和血液中酒精含量0.05%是一样的。
公开号为CN106859644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脑电波的疲劳驾驶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所述监控系统包括头戴式脑电波信号采集装置、脑电波分析仪和警示控制器;所述头戴式脑电波信号采集装置包括多组电极传感器,所述脑电波分析仪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警示控制器相连;所述监控方法如下:1)采集脑电波信号;2)对信号放大后进行滤波处理;3)将各路脑电波信号合并为一路;4)将合并后的信号经A/D转换后输入主控芯片;5)主控芯片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向警示控制器发出警示信号。
上述方案能够准确地对疲劳驾驶进行监测,可靠性高,并且能够同时对驾驶人员和周围车辆同时进行警示;但是上述方案需要特殊设备,如头戴式脑电波信号采集装置、脑电波分析仪等,这些特殊设备不仅提高了成本,而且降低了驾驶员驾车的舒适性,所以上述方案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与计算机的疲劳驾驶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与计算机的疲劳驾驶监控系统,包括处理器、初始监测模块、音频采集模块、生理信息监测模块、路径监测模块、方案规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预警控制模块;
所述初始监测模块获取汽车启动前驾驶室内的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包括酒精浓度、平均温度和空气流速,具体获取步骤为:
Z1:通过酒精浓度传感器获取驾驶室内的酒精浓度,并将酒精浓度标记为JN;
Z2: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驾驶室内的平均温度,并将平均温度标记为PW;
Z3:通过空气流量计获取驾驶室内的空气流量,并将空气流量标记为KL;
Z4:通过公式CX=α1×JN+α2×PW×KL+α3获取初检系数CX;其中α1、α2和α3为预设比例系数,且α1+α2+α3=1.125;
Z5:通过处理器发送酒精浓度、平均温度、空气流量和初检系数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音频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驾驶室内的监控信息,所述监控信息包括监控视频和声波信号,具体采集步骤为:
X1: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人员的监控视频;
X2:通过声音传感器实时采集驾驶室内的声波信号;
X3:将监控视频和声波信号实时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对监控视频和声波信号进行信息处理;
X4:通过处理器将监控视频和声波信号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城建学院,未经河南城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