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热风驻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4320.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强;杨鑫;许国杰;曾俊;邹联;刘嘉诚;陈宇坡;刘积山;郭忠柱;钟坚;李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普利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0/02 | 分类号: | D06M1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张凤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热风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热风驻极设备,属于驻极设备领域,包括机架、热风装置以及设在机架上的升降平台、传送装置和多个驻极喷头组,多个驻极喷头组设在升降平台的活动端,升降平台的固定端连接在机架上,传送装置设在多个驻极喷头组的正下方,每个驻极喷头组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驻极微孔针头,每个驻极微孔针头均与热风装置的输出端连通。通过升降平台来调节驻极喷头组与传送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来调节驻极微孔针头与基体材料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对基体材料等离子热风驻极的适用性能。提高等离子热风驻极时间以及对基体材料驻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驻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热风驻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电晕放电和水驻极这两种方法对驻极体材料进行充电。电晕放电是利用非均匀电场引起空气局部击穿的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束轰击电介质并使它带电,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但电晕放电会因高电压施加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间隙的精度误差产生放电偏差,导致驻极材料带电不均匀,驻极效果不够理想;并且电晕放电在长期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臭氧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此外,高电压设备价格较高,在安全操作和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相比之下,水驻极设备不仅价格便宜还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的特点。水驻极是在一定压力下将水柱或水滴流喷射到热塑性微纤维非织造基材上,所用的喷射压力足以使得该基材具有提高过滤作用的驻极体电荷。但这种的方法在在厚度方向上穿透力不够,对于高克重、厚度的基材很难达到理想的驻极效果。而为了提高基材的过滤效率,需要增加水柱或水滴流的流量和压力,或正反两面多次喷液,增加了工艺设备的成本和复杂程度。故需要一种新的驻电工艺,在提高驻电质量的同时,提高驻极持续时间。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744713A,公开了一种驻极体的超声波溅射液体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此方法通过控制两辊轴与底部液体槽的距离以及改变液体槽槽底的倾斜度和液体槽底部超声波的功率对驻极体材料进行充电。此充电方法的适用性较强,适用于长纤维、短纤维或长短纤维混合组成的驻极体和不同厚度不同材质多层复合驻极体。并且该超声波溅射充电装置的机械力度较小,对厚度薄、强力低的驻极体不易产生破坏作用。但由于超声波功率有限,机械作用力度较小导致液体对驻极体的浸透不足,为达到较好的驻极效果依然在液体充电前进行了电晕充电,依然不能避免电晕充电的缺点,而且极易产生细菌。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完善,满足现有市场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热风驻极设备,能够在不破坏基体材料表面形貌及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保证各个方向驻极的均一稳定,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了低成本、简单、安全、高效的效果,充电均一稳定,适用于各种不同克重、厚度的基体材料,易于实现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等离子热风驻极设备,包括机架、热风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升降平台、传送装置和多个驻极喷头组,多个所述驻极喷头组设在所述升降平台的活动端,所述升降平台的固定端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传送装置设在多个所述驻极喷头组的正下方,每个所述驻极喷头组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驻极微孔针头,每个所述驻极微孔针头均与所述热风装置的输出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驻极微孔针头设有贯穿上下的内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驻极微孔针头在所述驻极喷头组的底部以2*2cm的间距均匀分布。
优选的,还包括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包括多个吸风罩和负压风机,多个所述吸风罩设在所述传送装置的下方并分别与多个所述驻极喷头组一一上下相对,多个所述吸风罩均与所述负压风机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抽风装置还包括转换风罩,所述转换风罩分别与多个所述吸风罩连通,所述转换风罩与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第一风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热风装置包括正压风机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正压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风管连通,多个所述驻极喷头组分别与所述加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风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普利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普利摩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