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4102.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盖世男;刘晶;肖朋;官香元;朱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20;F27B7/34;C04B7/43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6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乙烯 磷酸酯 危险废物 进行 水泥 协同 处置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预处理方法,属于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领域。所述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中加入氢氧化钙、氨水进行解毒、固化;(2)将步骤(1)所得产品与工业废弃物进行混拌;(3)将步骤(2)所得产品替代水泥厂的部分燃料,燃烧后所得的产品替代水泥厂的部分原料。本发明预处理后的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通过封闭的水泥窑充分燃烧分解,替代部分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化石燃料,燃料燃烧后所得的产品替代部分水泥厂的原料,从而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预处理方法,属于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大多产生于化工行业,属于剧毒的危险废弃物,此类废弃物含有高浓度剧毒氯乙烯基磷酸酯和大量有机物,氯乙烯基磷酸酯含量为10~50%,具有一定热值,为泥状固体或液体。随着工业的发展,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数量日益增加,其一般的处理方法为直接焚烧法。直接焚烧处置方法产生的焚烧残渣仍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氯乙烯基磷酸酯,并需对残渣进行安全填埋,造成大气污染,并且占地面积大,存在着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隐患。目前,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需对危险废物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入窑要求后,才可送至水泥厂进行协同处置。而现有技术中,未见对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更为有效、环保的预处理方法,可以将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预处理方法。
一种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中加入氢氧化钙、氨水进行解毒、固化;
(2)将步骤(1)所得产品与工业废弃物进行混拌,所述工业废弃物的用量以使步骤(2)所得产品的含水量不高于30%、pH大于6、热值高于1000cal/g为准;
(3)将步骤(2)所得产品作为替代水泥厂的部分燃料,燃烧后所得产品替代水泥厂的部分原料。
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钙、氨水与危险废物中的氯乙烯基磷酸酯反应使其氯乙烯基的氯被取代,形成低毒的乙烯基磷酸酯,乙烯基磷酸酯的酯基水解生成酸再与氢氧根反应,生成脂肪酸钙,无毒且稳定的物质。
优选为,所述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氢氧化钙与氨水的重量比为1:0.08-0.41:0.03-0.16。
优选为,所述氢氧化钙的纯度大于64%。
优选为,所述氨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大于20%。
优选为,所述氢氧化钙和氨水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氢氧化钙、再加入氨水。
优选为,所述解毒、固化的反应条件为45-60℃反应20-60min。
优选为,所述工业废弃物为废树脂、废除尘灰、废活性炭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为,所述工业废弃物的含水量低于25%、pH大于6、热值高于2000cal/g。
优选为,所述混拌为将经过解毒后的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和配料进行混拌,混拌时间优选为10-20分钟,对混拌物料布点采样,对样品分析检测含水量、热值、pH,通过不同取样点样品的平行性,判定是否混拌均匀,确保物料具有均一物化性。
优选为,所述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来自于化工行业,该废危险废物含有大量有机物,所述含氯乙烯基磷酸酯的危险废物中氯乙烯基磷酸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pH为6-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