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3852.2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亮;马红超;张双艳;曹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坤能轨道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7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配式 轨道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座,所述混凝土基座上设有若干轨道板,所述轨道板上通过扣件系统安装有钢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座的上表面预制有等距离平行分布的凸型挡台,若干所述凸型挡台沿所述混凝土基座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所述凸型挡台之间卡合设置有所述轨道板并形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所述轨道板的纵向两端外壁分别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凸型挡台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所述轨道板之间独立设置并保持间隙距离,每个单元的所述轨道板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基座之间设置有独立的可拆卸调整层,每个单元的所述调整层的纵向两端对应所述卡槽处分别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卡合所述凸型挡台;所述卡槽的内侧和所述让位槽的内侧与所述凸型挡台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层为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基座与所述轨道板之间的注浆袋,所述注浆袋内灌注有自密实混凝土、自流平砂浆、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砂浆或者聚合物乳液-水泥复合砂浆中的一种;所述注浆袋的纵横尺寸不小于所述轨道板的纵横尺寸,所述注浆袋注浆后的高度与所述轨道板的高度之和不高于所述凸型挡台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袋为耐蚀高强度的编织袋,所述注浆袋的至少一个侧边预留有注浆袋口,所述注浆袋口为长条形并向外延伸,所述注浆袋口上设有绑扎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内的所述调整层均为一体结构,所述调整层的内外轮廓形状与所述轨道板的内外轮廓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内的所述调整层均为分体结构,包括对半设置的分调整层或者三段以上拼接的分调整层;对半设置的所述分调整层之间保持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挡台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基座的横向中部,所述卡槽也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板的横向中部;所述凸型挡台为混凝土结构挡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上层弹性缓冲层和下层嵌缝材料层,所述上层弹性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凸型挡台与所述卡槽之间,所述下层嵌缝材料层设置在所述凸型挡台与所述调整层的让位槽之间;所述上层弹性缓冲层为有机硅弹性材料、环氧树脂弹性材料或聚氨酯弹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下层嵌缝材料层为铺设的泡沫板或者预制弹性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为框架结构,所述轨道板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圆角矩形长孔,所述调整层的中部设有相应的圆角矩形长孔;所述混凝土基座的上表面设有纵向贯通的排水沟和/或横向贯通的排水沟;所述圆角矩形长孔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的上表面纵向两侧等间距的设有若干枕块,所述钢轨铺设在所述枕块上,所述扣件系统螺接固定在所述枕块上并扣紧所述钢轨。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路基地段浇筑所述混凝土基座并设置所述凸型挡台;或者在桥梁、隧道地段直接设置所述凸型挡台;
(2)将注浆袋放置于所述轨道板的下方,再将所述轨道板吊装到每个相邻的所述凸型挡台之间,根据设计要求对所述轨道板进行精调,并在所述凸型挡台与所述轨道板之间铺设弹性组件;
(3)通过注浆袋口向所述注浆袋内灌注自密实混凝土、自流平砂浆、乳化沥青-水泥复合砂浆或者聚合物乳液-水泥复合砂浆中的一种;所述注浆袋充盈饱满并支撑所述轨道板,达到预设高度后停止注浆并绑扎所述注浆袋口,待注浆袋凝固成型并养护;
(4)在调整好高度的所述轨道板上铺设钢轨并通过扣件系统扣紧,以完成无砟轨道结构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坤能轨道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坤能轨道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38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