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3323.2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3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贵;张家政;张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贵 |
主分类号: | B28B11/00 | 分类号: | B28B11/00;B28B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吴伟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器 生产 自动 刻花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陶器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轴心处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外表面啮合连接有啮合板,所述蜗杆上端卡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端活动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左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管道,所述工作台下端滚动连接有滚子,所述滚子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啮合板左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杆。通过加工机构与工作台上端相接触,此时工作台还处旋转状态,所以在加工机构与工作台相接触的同时,加工机构下方将粘固在工作台上端的釉进行刮除,从而达到自动刮除溅射釉与刻花后碎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装饰的一种,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刻花施釉是其中的工序,具体是用刀具在胎上刻出花纹,然后上釉烧制,特点是着力较大,雕刻较深,这样出来的陶瓷美观性强,给人立体感,现当代陶瓷工艺刻花施釉结合在一起,节省了时间和空间。
但刻花与施釉在工作完后,工作台上容易留下残余釉与刻花过后的碎土扎,随着残余釉的覆盖很难清理,同时又需要手动清理出去,比较麻烦,耽误加工时间,同时对于处理完后的碎屑也不好收集集中处理,因此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具备自动清理残余釉与碎屑,进行收集处理的优点,解决了因过量的残余釉与碎屑处理,费时费力,同时还不好集中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清理残余釉与碎屑,进行收集处理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轴心处套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外表面啮合连接有啮合板,所述蜗杆上端卡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左端活动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左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管道,所述工作台下端滚动连接有滚子,所述滚子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啮合板左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左端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左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机构,所述气囊上端且位于移动块左端活动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上端且位于壳体内壁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右端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右端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导柱右端规定连接有加工机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有两个,分别位于工作台左右两端对称分布,所述收集管道位于推板右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且关于蜗杆左右对称,所述支撑杆位于工作台与啮合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弹簧机构左端与壳体内壁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左端与壳体内壁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气囊可运动至保护罩上端,同时加工机构可运动至工作台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加工机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加工机构运动至工作台中部时,工作台也运动至保护罩上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陶器生产用自动刻花施釉装置,通过工作台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工机构也在向右运动,当工作台运动至与保护罩上端平齐时,此时加工机构与工作台上端相接触,此时工作台还处旋转状态,所以在加工机构与工作台相接触的同时,加工机构下方将粘固在工作台上端的釉进行刮除,从而达到自动刮除溅射釉与刻花后碎屑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贵,未经张家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3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