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901.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传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18;B01F9/08;B01F15/00;B01F15/02;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涂料 快速 混合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主壳体,且主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预混合罐和储存罐。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的高分子涂料混合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整个混合过程都位于主壳体内,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加热时热量的散失,有效的提高了对热量的利用效率,节省了能源,而且物料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能够先通过第一搅拌桨进行预混合从而将物料打散便于节省后续混合时间,然后通过第二混合桨进行快速的高速混合,最后还能够通过第三搅拌桨来避免内部出现成分分层,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合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水性乳液防水涂料是一类高分子涂料,生产时采用在合适的温度下将主要原料和相应的添加剂和催化剂送入混合容器中进行混合。现有的混合容器在使用时,缺乏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导致加工过程中热量散失严重,从而造成了能量的浪费,而且现有的混合设备在进行高速混合前不对原料进行预混合处理,从而造成原料在等待高速混合时处于静置状态,不利于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而且现有的高速混合设备主要采用单一的搅拌轴进行但方向的搅拌,造成物料在混合时容易出现分层或者死角导致混合效率低,混合效率差。
如果发明一种能够有效的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对原料的混合效率的新型混合设备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涂料快速混合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主壳体,且主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预混合罐和储存罐,所述主壳体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同心布置的第二定心柱和第一定心柱,且第二定心柱和第一定心柱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主混合罐;
所述第二定心柱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主电机,且主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主动轮,所述主混合罐上一体成型有与主动轮啮合连接的齿圈,且主混合罐与第二定心柱之间设置有电刷,所述第一定心柱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热量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与主混合罐的外壁贴合设置的导热罩;
所述主混合罐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主混合罐的第二搅拌桨,所述主混合罐上设置有配合管,且配合管上安装有物料阀,所述物料阀的控制端安装有用于通过旋转调整物料阀工作状态的从动轮,且主混合罐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用于卡紧限位从动轮的限位弹片;
所述预混合罐上连通有伸出主壳体顶部的进料管,且预混合罐的底部设置有与配合管对应的对接输送装置,所述预混合罐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预混合罐内部的第一搅拌桨,所述储存罐的下方连通有伸出主壳体的排料管,且储存罐的输入端设置有与配合管对应的对接输送装置,所述储存罐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且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储存罐内的第三搅拌桨;
所述对接输送装置包括连接管,且连接管上一体成型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绞龙输送电机,且绞龙输送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插入输送管内的输送绞龙,所述输送管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套管,且套管内滑动安装有对接管,所述输送管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调节推杆,且调节推杆的输出端驱动对接管运动,所述调节推杆的输出端驱动有配合电机,且配合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有与从动轮啮合的调整轮;
所述主壳体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器,且主壳体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主壳体的内腔连通的真空泵,所述控制器与电刷电性连接,且第二驱动电机与电刷电性连接,所述进料管和排料管上均安装有用于控制物料进出的电磁阀,且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绞龙输送电机、配合电机、调节推杆、真空泵、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电磁阀、加热器和主电机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厚为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