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及其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2647.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毕程程;李洋;于少辉;程鹏;白中坤;任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8;E21D11/15;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络 通道 结构 及其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及其连接方法,解决了现有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安装和拆除时存在的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受限、空气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相连的管片本体和套筒,此套筒可以是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管片本体连接有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围绕洞门设置且与套筒可拆卸连接,即联络通道施工时需要对加固结构包绕的部位进行切削,套筒通过加固结构与管片本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不仅省时高效、健康环保,而且密封防水效果好,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需要在待破除的洞门位置处的管片内预埋门洞钢环,门洞钢环分块预制埋设在相应的管片内,后期与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焊接连接,形成周向密闭的结构,便于设备的安全始发和接收。现有的技术是将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与洞门钢环进行定位,然后采用分块的钢板沿周向以铆焊的形式将套筒与洞门钢环连接,掘进完成后采用割枪切除。焊接和切除存在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受限、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与钢板焊接时,需要采用双面焊接的方式才能保证其结构强度,但是由于主隧道空间有限,始发套筒需要与掘进机同步输送至主隧道内,因此施工空间更加小,焊接困难而导致施工周期长。正是由于主隧道空间有限,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使用的装置占用了有限的空间,因此主隧道内的空气净化装置需要提前移走,无法在焊接始发套筒或接受套筒时处理污染的空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及其连接方法,解决了现有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安装和拆除时存在的施工周期长、作业空间受限、空气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包括相连的管片本体和套筒,此套筒可以是始发套筒或接收套筒,管片本体连接有加固结构,加固结构围绕洞门设置,所述套筒通过加固结构与管片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套筒与加固结构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了管片本体与套筒的可拆卸连接,相对传统焊接的方式,不仅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效果,而且作业方便,不用进入套筒内进行焊接,且作业环境友好。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结构成环形布置构成洞门,即联络通道施工时需要对加固结构包绕的部位进行切削。加固结构的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套筒的前端设置有与洞门相对的套筒环板,套筒环板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对的螺栓孔,螺纹孔与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进而实现套筒与加固结构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环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肋板,相邻或间隔几个螺栓孔设置一个肋板,起到加强套筒环板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结构包括格栅,格栅内浇筑有混凝土,形成劲性管片,既能够达到结构强度要求,又便于加工制造、运输,节约成本。格栅靠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环板,连接环板上设置所述螺纹孔,能够进一步保证套筒与加固结构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板上设置有螺纹套管,螺纹套管上设置所述螺纹孔,在连接环板较薄时,螺纹套管能够保证连接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环板与连接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的两侧设置有防水密封膏,两侧涂有防水密封膏的密封垫可起到找平和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呈类矩形,类矩形的螺栓孔的长轴沿周向分布,避免因加工误差导致螺栓孔与螺纹孔错位而导致螺栓无法安装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管片本体或/和加固结构上设置有注浆或/和冷冻孔,可采用注浆或/和冻结的方法进行止水。
一种联络通道洞门结构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洞门处待切削的主隧道管节表面混凝土,裸露出螺纹孔;
S2,在管片本体或加固结构上预先开设注浆或/和冷冻孔,预先采用注浆或/和冻结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智能卡丁车赛事的智能头盔
- 下一篇:粉末定量称重输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