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750.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5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张勇;徐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34;B08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烟气 通道 一氧化碳 浓度 检测 装置 | ||
1.一种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转炉烟道连通的过滤装置(1)、与过滤装置(1)连通的管道(2)、连接在管道(2)上的用于分析一氧化碳浓度的分析仪(3)以及用于将气体抽入到分析仪(3)中的取样泵(31),所述过滤装置(1)包括密封的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滤芯(12),所述管道(2)上沿管道(2)的径向设有过滤罐(41),所述过滤罐(41)中螺纹连接有镂空的龙骨架(42),所述龙骨架(42)的夹层中密封设有布袋(43),所述龙骨架(42)的上段一体设有密封板(45),下端一体设有连接环(44),所述管道(2)与过滤罐(41)对接口位于密封板(45)和连接环(44)之间,所述连接环(44)与过滤罐(41)才用密封螺纹对接,所述过滤罐(41)上设有用于驱动龙骨架(42)自动转动的驱动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沿过滤罐(41)的轴向固定在密封板(45)上的多边形的驱动杆(51)、滑移套设在驱动杆(51)上的驱动套(52)以及用于驱动驱动套(52)转动的伺服电机(54),所述过滤罐(4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支架(53),所述伺服电机(54)固定在支架(5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还包括用于控制伺服电机(54)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固定在管道(2)上的电磁流量计(72)、用于控制伺服电机(54)的控制器,在所述取样泵(31)恒力抽取检测气体时,所述电磁流量计(72)检测到气体流量小于设定阈值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电磁流量计(72)的信号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54)工作,使得所述布袋(43)的不同位置对准管道(2)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41)外位于连接环(44)的下方设有用于控制伺服电机(54)的行程开关(73),所述行程开关(73)的触点延伸到过滤罐(41)内,所述连接环(44)触碰到行程开关(73)的触点时,控制伺服电机(54)停止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上还接有用于除水的冷凝箱(80),所述冷凝箱(80)内固定设有在冷凝箱(80)内的成S形的分布的隔板(81),相邻所述隔板(81)之间设有用于吸水的海绵(82),所述冷凝箱(80)内设有用于挤压海绵(82)的脱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用于挤压海绵(82)的夹板(83)以及用于驱动夹板(83)移动的气缸(8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上连接有用于对过滤装置(1)进行反吹的进风管(61),所述滤芯(12)内转动连接有用于清灰的刮板(13),所述外壳(1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刮板(13)转动的减速电机(14),所述刮板(13)上靠近滤芯(12)的一面上固定有弹性的刷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上固定设有阶梯状的连接杆(15),所述刮板(13)上开设有滑孔(17),所述连接杆(15)滑移连接在滑孔(17)中,所述连接杆(15)上套设有弹簧(16),所述滑孔(17)中螺纹连接有挡圈(18),所述连接杆(15)的细端穿过挡圈(18),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抵触在挡圈(18)上和连接杆(15)的粗端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通道一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处理装置(9),所述尾气处理装置(9)包括净化箱(91)、可拆洗设置在净化箱(91)内的氧化铜网(92)以及用于对氧化铜加热的加热模块(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7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热镀锌生产线塔顶辊无缝包布结构
- 下一篇:尾矿库抑尘浮球及抑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