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识别读取的智能车辆道闸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513.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苏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集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7C9/10;G07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识别 读取 智能 车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读取的智能车辆道闸系统,包括道闸箱、转动单元、开关门、手动控制器、摄像头、道闸杆和支护机构,所述的支护机构包括安装在道闸箱内靠近防护框的内壁上的支护推杆,支护推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护板,支护板穿过道闸箱靠近道闸杆的侧面,且道闸箱上对应支护板的位置设置有垂直设置的顶伸槽,支护板的顶部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支护架,支护板位于道闸箱外侧的一端侧面上通过连接杆安装有齿条板。本发明可以解决现在针对临时停车场的车辆道闸在使用时存在的:车辆道闸的灵活性较低,无法自由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道闸安放的效率较低,道闸杆进行升起时无防护,从而道闸杆存在掉落砸坏车辆的隐患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道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读取的智能车辆道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车辆的日益剧增,在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等地点使用的车辆道闸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车辆道闸又称挡车器,是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通过车辆道闸上的道闸杆来对车辆进行放行与阻挡。
车辆道闸大多是通过混凝土搭设在地面上,由于现在一些停车场为临时停车场,从而通过混凝土搭建的车辆道闸成本较高,且车辆道闸需要移除时故障率较高,现在针对临时停车场的车辆道闸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车辆道闸的灵活性较低,无法自由进行位置的移动,从而道闸安放的效率较低,道闸杆进行升起时无防护,从而道闸杆存在掉落砸坏车辆的隐患;
2.车辆道闸的红外传感器受天气影响使得其灵敏度较低,从而影响车辆升降的精确度,且车辆进出时有损坏红外传感器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读取的智能车辆道闸系统,包括道闸箱、转动单元、开关门、手动控制器、摄像头、道闸杆和支护机构,所述的道闸箱上通过铰链安装有开关门,道闸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中控机构,开关门上锁定有手动控制器,摄像头安装在道闸箱的顶部上,道闸箱的中部安装有转动单元,道闸杆位于道闸箱相背于开关门的侧面,道闸杆上固定设置有传动转轴,传动转轴穿过道闸箱,且传动转轴与转动单元相连接,道闸杆的下方分布有支护机构,支护机构安装在道闸箱内,转动单元、手动控制器、摄像头与中控机构之间均为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对车辆进行自动识别,以便被识别的车辆能够自动放行,且支护机构能够对道闸杆在抬升时进行防护,防止道闸杆存在掉落砸坏车辆的隐患,首先车辆行驶到道闸杆的前侧时,摄像头能够对车辆的车牌信息进行识别,并控制转动单元带动道闸杆进行抬升,以便车辆能够通行,支护机构能够在道闸杆进行抬升时进行伸长运动,以便支护机构能够对抬升后的道闸杆进行支护,增加本发明的安全性能,车辆驶离本发明后,道闸杆能够自动进行下降到初始位置,同时支护机构能够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
所述的道闸箱宽度方向靠近道闸杆的侧面开设有方槽,方槽的外侧设置有防护框,防护框安装在道闸箱的侧面上,防护框内通过随动转轴安装有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与中控机构之间为电连接,红外传感器朝向道闸箱的侧面为感应面,随动转轴末端穿过防护框,随动转轴末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凹槽,随动转轴末端的外侧面下端均匀设置有转动齿,转动齿与防护框的距离小于凹槽与防护框的距离,道闸箱对应随动转轴的位置垂直设置有长方体结构的缺口,具体工作时,防护框能够对红外传感器进行防护,防止红外传感器受到碰撞发生损坏,增加红外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当摄像头识别到车辆并通过转动单元带动道闸杆进行抬升时,红外传感器上的随动转轴在支护机构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红外传感器的感应面转动到外侧,以便红外传感器能够对车辆进行感应,当车辆驶离本发明时,红外传感器感应不到车辆时会通过转动单元带动道闸杆下降到初始位置,此时支护机构会通过随动转轴带动红外传感器转动到初始位置,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对红外传感器的影响,增加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与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集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集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5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