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河船舶纵向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1142.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5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章;李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河 船舶 纵向 速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河船舶纵向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其它船只的航行信息;根据所述航行信息,确定控制本船航行的模式;根据所述本船航行的模式,控制本船的航行速度。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对安全航速的自动调节,降低驾驶员工作强度,同时提高航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只速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内河船舶纵向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内河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内河船舶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调查分析某些事故的发生的原因时,除了个别船舶驾驶人玩忽职守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驾驶人员没有控制好本船的安全航速,船速过高或者过低,尤其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时候,控制好船舶的安全航速特别重。传统驾驶一般为驾驶员人为判断控制加减速,长时间工作易疲劳,存在误判和无发给出最优指令的情况,本发明通过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内河船纵向速度控制的自动化和最优化。
根据船舶自身操纵性,驾驶员应掌握改变航向和控制车速的最佳时机。例如一艘200吨内河船快车前进停车冲程约为5~7倍船长,倒车冲程约为3~4倍船长;慢车前进停车冲程约为3~4倍船长,倒车冲程约为1~3倍船长。
航道情况和周围环境所包含的因素十分广泛,除了风、流、浪因素外,还包括航道尺度、危险物分布、航行标志的设置,及船舶对驶、追越、横越或较差相遇等会遇态势和情况等。不管是那种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安全航速。
目前无内河自动纵向控制系统,速度判别均为驾驶员人为根据态势决定,所有车钟操作均为手动操作设定。
现有技术一般为人为操作,对于缺乏经验的驾驶员无法考虑全局状态给出合理恰当的航速设定;
在视线不良的状况下,驾驶员望受到影响,无法有效给出合适的航速设定;长时间驾驶既需要不停调整航向,又需要不停调整合适的航速易疲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频繁调整车钟航速不利于节油降低主机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河船舶纵向速度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对安全航速的自动调节,降低驾驶员工作强度,同时提高航行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河船舶纵向速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其它船只的航行信息;
根据所述航行信息,确定控制本船航行的模式;
根据所述本船航行的模式,控制本船的航行速度。
可选的,所述航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船载测量设备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信号;
雷达信号;
海图数据信号;
航道内部处于本船动态监控圈内的前后船只的航线数据、船只航速航向数据。
可选的,根据所述航行信息,确定控制本船航行的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前后船只的航线数据以及航速航向数据,确定前船纵向距离大于设定跟航距离且后补无船舶小于安全距离时,确定控制本船航行的模式为固定航速模式;或者,
根据所述前后船只的航线数据以及航速航向数据,确定本船与前船纵向距离小于跟航距离且后方船只纵向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确定控制本船航行的模式为定距模式;或者,
根据所述前后船只的航线数据以及航速航向数据,确定前后都有船只且后向船只安全距离大于前向,则确定控制本船航行的模式为被迫压缩距离模式。
可选的,根据所述本船航行的模式,控制本船的航行速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