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社区地下的智能紧急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0429.7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博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社区 地下 智能 紧急 防护 方法 及其 系统 | ||
一种基于社区地下的智能紧急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实时获取灾难管理部门发送的灾难信息并实时分析社区业主是否需要进行紧急避难,若是则控制地下防护区的进出门开启并控制紧急照明灯具进入照明状态,向保持连接关系的社区业主终端发送紧急避难信息并控制监控摄像头实时摄取监控影像,实时提取进入地下防护区的人体脸部影像并将人体脸部影像与数据库存储的社区业主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社区业主是否有完全进入地下防护区,若有则控制进出门关闭进入封闭状态并控制空气净化机构启动,控制深层供水机构启动并控制运输无人机与地下防护区域的社区业主终端进行绑定连接,控制运输无人机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匹配的物资补给或区域侦查或紧急求援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区紧急避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社区地下的智能紧急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灾害给生命和财产损失带来的威胁愈发不容小视。从政策制定到城市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上,均加大了对城市防灾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了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各城市兴建的避难场所更是极大提高了城市的容灾能力。但是,避难空间需要为避难人群提供较长时间的生活保障时,现能提供的帐篷式居住形式缺乏水、电、通讯等必要设施。同时灾害有着突发性强的特点,各类物质资源常常面临贮备不足的现状。
因此,如何将智慧社区与紧急避难间相结合,使得在检测到有需要紧急避难的灾害发生时,自动将地下防护区开启并提供社区人员进入进行紧急避难,且提供物资储备、自动化种植、空气净化、深层地下水供给以及紧急求援功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社区地下的智能紧急防护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社区地下的智能紧急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时获取灾难管理部门发送的灾难信息并根据所述灾难信息实时分析社区业主是否需要进行紧急避难;
S2、若是则控制设置于社区中心区域的地下防护区的进出门开启进入紧急开启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地下防护区域的紧急照明灯具启动进入照明状态;
S3、向保持连接关系的社区业主终端发送紧急避难信息并控制设置于地下防护区的进出口位置的监控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监控影像;
S4、根据监控影像实时提取进入地下防护区的人体脸部影像并将所述人体脸部影像与数据库存储的社区业主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社区业主是否有完全进入地下防护区;
S5、若有则控制所述进出门关闭进入封闭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地下防护区内的空气净化机构启动进入空气净化输送状态;
S6、控制设置于地下防护区域的深层供水机构启动向地下防护区供给深层地下水并控制设置于社区仓库内部的运输无人机与地下防护区域的社区业主终端进行绑定连接;
S7、控制运输无人机根据绑定连接的社区业主终端的控制指令执行匹配的物资补给或区域侦查或紧急求援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控制设置于地下防护区的种植区域的种植机构启动并控制设置于种植机构外部位置的移动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移动影像;
S11、根据移动影像控制所述种植机构为种植区域进行播种操作并在播种完成后,根据移动影像控制所述种植机构为所述种植区域进行洒水施肥操作;
S12、根据移动影像控制种植机构在种植区域进行巡逻并根据移动影像以及播种时间实时分析种植区域的种植物是否有处于收获状态;
S13、若有则向社区管理部门发送种植收获指令并控制设置于社区中心区域的地下防护区的进出门进入临时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博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博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4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