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药物雾化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401.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征;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支持 设备 药物 雾化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药物雾化系统及控制方法,该药物雾化系统包括呼吸支持设备主机、进气管路、用于检测进气管路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和药物雾化器,其中:呼吸支持设备主机包括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自呼吸支持设备主机输出气体至进气管路的压力值,压力传感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处理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进气管路的压力值控制药物雾化器根据用户端的呼吸状态开启或停止,压力传感器的采压口靠近药物雾化器。当用户端为吸气状态时,处理器根据用户的吸气状态关闭药物雾化器的喷口,药物雾化器停止工作,防止药物雾化器经过进气管路的气体排出体外,提高雾化药物利用率,降低雾化药物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呼吸湿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药物雾化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创呼吸机一类的呼吸支持设备或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一类的呼吸支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经常需要将呼吸湿化治疗仪与药物雾化器结合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是以恒流量的工作模式持续输出气体;但是在用户呼气时,呼吸湿化治疗仪输出气体被排到用户体外,浪费雾化药物。现有的呼吸湿化治疗仪结合药物雾化器使用时,呼吸湿化治疗仪控制供气,雾化器控制药物雾化量,两者相互分别工作。呼吸湿化治疗仪不检测用户的呼吸状态,即不管用户在呼吸还是吸气都以恒定流量模式为用户供气,这样在用户吸气时,雾化的药物大部分被用户吸入体内,达到了雾化药物进入用户体内目的。但是在用户呼气时,雾化的药物经过管路被排放到用户体外,未被用户吸收,浪费雾化药物,雾化药物利用率低。
中国专利申请CN209270529U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雾化呼吸装置,该装置包括供药单元、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供药单元包括雾化器,监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穿戴单元佩戴贴近在人体胸腔处。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患者呼气和吸气时胸腔的变化,实现在患者呼气时雾化药液停止导出,防止患者呼出的气体与雾化药液混合,提高雾化药液的吸收利用率。但该装置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呼吸管的外侧,通过胸腔扩张或缩小的变化监测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而感应呼吸的状态,易受环境影响,检测精度偏低,导致雾化药液的吸收利用率偏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药物雾化系统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呼吸湿化治疗仪雾化药液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药物雾化系统,包括呼吸支持设备主机、进气管路、用于检测进气管路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和药物雾化器,其中:
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主机包括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自所述呼吸支持设备主机输出气体至所述进气管路的压力值,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进气管路的压力值控制所述药物雾化器根据用户端的呼吸状态开启或停止,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采压口靠近所述药物雾化器。
进一步地,药物雾化系统还包括继电器、为所述继电器供电的电源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进气管路的压力值控制所述继电器上电或断电,进而控制所述药物雾化器开启或停止。
进一步地,药物雾化系统还包括涡轮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涡轮通过涡轮驱动模块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根据流量传感器检测值控制所述涡轮达到所述进气管路需要的流量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呼吸支持设备的药物雾化控制方法,包括:
S1:呼吸支持设备主机、处理器初始化;根据预设的药物雾化模式,选择供气模式,设置供气流量;
S2:进气管路达到设置的供气流量;设定用户端的标准压力值P1;
S3:处理器延时预设的时长N,所述压力传感器再次检测、采集进气管路的压力值P2,将P1与P2的数值进行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