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档案馆库RFID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9962.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2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叶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08;G06K7/1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档案馆 rfid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专利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慧档案馆库RFID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内部下侧安装有控制集成电路板,所述检测盒的内部并且位于控制集成电路板的上侧设置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检测读取器,所述检测盒的基面与检测读取器对应设置有检测读取标识,通过支撑隔板与检测读取器对应开设有通孔,并且检测读取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集成电路板连接,能够使检测读取器与控制集成电路板位于支撑隔板的两侧设置,并且检测读取器由两根盘状导体组成,而且支撑隔板将检测读取器与控制集成电路板进行隔开设置,使得检测读取器发射的电磁波不会对控制集成电路进行干扰,提高对控制电路的保护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档案馆库RFID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RFID是一种采用无线电波来远程读出及记录存储卡数据的技术,它同时用作信息媒体及电源婊体比如存储器。目前,读出/记录RFID卡信息的装置有多种,最常见的是读取器,现有的读取器一般由外壳及置于外壳内部的支撑板、检测读取器和控制电路,检测读取器和控制电路均安装在支撑板同一侧,以致使得支撑板面积,造成读取器体积较大,而且检测读取器发射的电磁波会对控电路存在下扰,容易引起读取器故障,因此需要一种智慧档案馆库RFID检测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档案馆库RFID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慧档案馆库RFID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右侧面左下侧设置有第一接线插座,所述检测盒的右侧面并且位于第一接线插座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接线插座,所述检测盒的右侧面远离第一接线插座的一端设置有计算机插线柱,所述检测盒的右侧面设置有启停开关,所述检测盒的内部下侧安装有控制集成电路板,所述检测盒的内部并且位于控制集成电路板的上侧设置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检测读取器,所述检测盒的基面与检测读取器对应设置有检测读取标识。
优选的,所述检测读取器由两根盘状导体组成。
优选的,所述检测读取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集成电路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集成电路板通过电源导线分别与第一接线插座、第二接线插座、计算机插线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读取标识呈环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隔板与检测读取器对应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专利中,通过设置的支撑隔板与检测读取器对应开设有通孔,并且检测读取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集成电路板连接,能够使检测读取器与控制集成电路板位于支撑隔板的两侧设置,并且检测读取器由两根盘状导体组成,而且支撑隔板将检测读取器与控制集成电路板进行隔开设置,使得检测读取器发射的电磁波不会对控制集成电路进行干扰,提高对控制电路的保护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整体右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整体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专利部分结构图。
图中:1-检测盒、2-第一接线插座、3-第二接线插座、4-计算机插线柱、5-启停开关、6-控制集成电路板、7-支撑隔板、8-检测读取器、9-检测读取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9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