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自净的河蟹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7793.8 | 申请日: | 2020-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知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1/51 | 分类号: | A01K61/51;A01K61/59;A01K63/00;A01K63/04;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自净 河蟹 生态 养殖 方法 | ||
1.一种池塘自净的河蟹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几个步骤:
(1)蟹塘预处理:在每年收获河蟹收获后排干塘水,彻底清塘,使池底充分暴晒。土质瘦的池塘应适当补充些有机肥。
(2)蟹种放养:根据需要培育出蟹种规格在每千克200-250只的蟹种。蟹种放养密度为每亩500-600只,雌雄比为2:3,放养时间为每年2—3月。
(3)水草培育:首先在秋冬季节向水中移植水草如轮叶黑藻、伊乐藻、金鱼藻等,移植的水草在水中发育生长扩大至池塘的一半,对于冬季水草生长不好的池塘,第二年春季补种伊乐藻,以确保池塘内水草覆盖率达到65%以上。
(4)螺蛳的移入:每年3、4月份向池塘内移植螺蛳、蚬等小型软体动物,投放量为每亩100-200千克。
(5)池塘水质管理:整个成蟹养殖阶段要求水深控制在0.8—1.5米之间,高温季节控制在水深1.6米,水的pH值应控制在7.5-8.0之间,透明度为0.8米。对于装有内循环推水设施的池塘:夏季应保证每个塘的内循环环绕池塘12个小时水流可以循环一圈。值班人员随时检查池塘水循环运行状况,根据池塘水质状况进行应对处理。整个养殖期间,5月份每10天加清水一次,6—8月份每3天加清水水一次,9月份后每周加水一次,实际加水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池塘pH和氨氮等指标进行调整至2-5吨范围内,确保养殖期间pH值应控制在7.5-8.0、溶解氧在6mg/L以上、氨氮在0.2—0.3mg/L之间。
(6)饲料投喂:在养殖期间以投喂河蟹配合饲料为主,配合饲料能满足河蟹生长对各种营养素的日需求,水草和螺蛳只是一个补充天然饵料来源,在养殖后期,根据市场需要补充一些冰鲜鱼和玉米,投喂前应进行熟化切碎处理。每日投喂量以池塘内蟹种实际重量的3—8%为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蟹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池底铺设内循环增氧和推水设备,使池塘内形成内循环、小对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知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知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7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航地图容量监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配电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