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供电方法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7491.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文;张昌;喻勇;贾群;刘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武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供电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供电方法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组电源线、第二组电源线、第三组电源线、驱动芯片、开关电路以及发光元件;驱动芯片包括电源模块;第一组电源线的一端与发光元件电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电连接;第二组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电连接;第三组电源线的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另一端与开关电路电连接;开关电路在息屏显示模式时将第二组电源线上传输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给第一组电源线,在正常显示模式时将第三组电源线上传输的第二电信号输出给第一组电源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在调试阶段在息屏显示模式时的亮度与在整机阶段处于息屏显示模式时的亮度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供电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通常有Normal mode(正常显示模式)及AOD mode(Always On Display mode,息屏显示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其中,AOD mode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耗,因此,除了指定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指定的显示信息(例如时间、日历等),其余部分的显示区域在AODmode中被关闭。由于处于AOD mode时显示画面的亮度整体较低且仅需要局部的显示区域显示,所以显示面板显示所需电流较小。当显示装置进入AOD mode时,关闭外部电源(例如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或PG(Pattern Generator,图形发生器))利用驱动芯片内部的电源模块对显示面板进行供电。
其中,在显示面板调试阶段,由PG作为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在显示面板与电源管理芯片以及其他器件组成显示装置进入整机阶段后,由电源管理芯片作为外部电源进行供电。
然而,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调试阶段处于AOD mode时的显示亮度与在整机阶段处于AOD mode时的显示亮度不同,这一问题不利于把控对显示面板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供电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组电源线、第二组电源线、第三组电源线、驱动芯片、开关电路以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组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组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组电源线的一端与供电设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息屏显示模式时将所述第二组电源线上传输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组电源线,在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时将所述第三组电源线上传输的第二电信号输出给所述第一组电源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息屏显示模式时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部分区域用于显示图像,其余区域处于灭屏状态,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正常显示模式时所述显示区中的全部区域用于显示图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电源线包括第一高电平电源线与第一低电平电源线,所述第二组电源线包括第二高电平电源线与第二低电平电源线,所述第三组电源线包括第三高电平电源线与第三低电平电源线;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高电平输入端、第一低电平输入端、第二高电平输入端、第二低电平输入端、高电平输出端与低电平输出端;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正极与第一负极;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二正极与第二负极;所述供电设备包括第三正极与第三负极;
所述第一电信号包括第一高电平信号与第一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信号包括第二高电平信号与第二低电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脂的自动加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钳式咬合动静脉内瘘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