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超前护壁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7016.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轩;赵鑫鑫;张申坤;陈能国;黄益家;张效荣;汪阳;王骄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6;E02D5/68;E02D5/52;E02D15/04;E02D7/10;E02D11/00;E21B12/00;E21B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灌注 施工 超前 护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超前护壁装置及施工方法,在桩孔内安装护筒底管,并在护筒底管的外侧套接外套筒,在外套筒处设置搓管机,在护筒底管上安装中间护筒、第二护筒、第一护筒及液压冲击锤,通过液压冲击锤的冲击以及搓管机的转动,将钢护筒打入桩内,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提高了钻井的速度和效率,成井速度是普通套管旋挖法的2‑3倍;施工设备噪声小、掏出来的是干渣土便于弃渣,有利于环保;充分发挥了各种机械的长处和优势;在资源紧缺的今天,挖出来的砂卵石还可以通过筛分处理后再利用,如果是泥浆渣土,连弃渣场都不收,需另行处理才行;此套钻井设备适用面广,适合各种地质条件的钻进打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基础工程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超前护壁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复杂地层比如有杂填土、砂卵石层、漂石层及含有孤石等的情况下,常用的方法为一是采用传统的泥浆护壁,但在此种地层中容易塌孔和漏浆,致使成孔很困难;二是采用钢护筒,配上搓管机,由旋挖机先开挖取渣土,搓管机带动钢护筒边转边往下挤进随时跟进,以防止塌方。存在的问题有:若桩长太长了(比如超过40米)因地压力不断加大而侧摩擦阻力随之加大,到达一定的深度则搓管机便搓不动了,导致卡管连钢护筒都将拔不出来,既无法钻进又使钢护筒无法从孔内拔出,可谓进退两难!遇到有孤石时用旋挖筒钻钻透了岩层,还需要扩孔钻头二次扩孔后护筒才能下得去,很费时间。另外利用筒钻磨透孤石也很慢,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超前护壁装置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超前护壁装置,包括钢护筒以及可套接于所述钢护筒上的外套筒,所述钢护筒至少包括第一护筒、与所述第一护筒连接的第二护筒、护筒底管以及若干个依次连接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护筒以及护筒底管之间的中间护筒,所述第一护筒的一端安装有桩帽,所述桩帽上设置有导向架,所述钢护筒外侧设置有泥浆输送管。
所述第一护筒的另一端管口处、第二护筒以及中间护筒的一端管口处设置有凸榫,所述第二护筒、中间护筒的另一端管口处以及护筒底管的一端管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凸榫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护筒底管的另一端管口处环向设置有若干个T形钻头,所述T形钻头包括楔形钻头以及与所述楔形钻头垂直布置的一字钻头,两种钻头均嵌入固定在所述护筒底管的底口上。
所述钢护筒的外壁环向以及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凸榫条,所述外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凸榫条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凸榫条卡入所述限位槽使所述外套筒与所述钢护筒套接。
所述钢护筒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护筒及第二护筒的卡箍,所述第一护筒及第二护筒的外侧壁分别环设有一圈钢板耳朵,所述钢板耳朵与所述卡箍卡接,所述第二护筒的钢板耳朵与所述卡箍之间设置有滚珠链。
所述第二护筒、护筒底管及中间护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贯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锁紧螺栓,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的一端分别环设于并焊接在所述护筒底管、中间护筒的内外壁上。
一种采用超前护壁装置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方法,在桩孔内安装护筒底管,并在所述护筒底管的外侧套接外套筒,在所述外套筒处设置搓管机,在所述护筒底管上安装中间护筒、第二护筒、第一护筒及液压冲击锤,通过液压冲击锤的冲击以及搓管机的转动,将钢护筒打入桩内。
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定位桩孔并开孔;
2)往所述桩孔处下放孔口护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盛业地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第四代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聚硅氮烷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