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6842.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3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杰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9/52;H01H9/04;H01H3/6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制造 中的 断路器 短路 快速 降温 保护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内腔的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壳体的右壁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的左壁内部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该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通过在断路器内部填充变压器油,如此加快的断路器内部热量的散发,保护的内部的元器件,同时还起到隔绝灰尘润滑机械部件的作用,这样可防止内部的机械部件因灰尘或磨损导致传动卡壳,从而无法及时切断电路,造成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基本保护装置,可以在电路短路时,及时切断电路,防止短路后产生的强大电流烧毁短路或用电器,减低损失,在智能制造、污水处理、家庭电路中都有广泛运用。
断路器在通过强大电流产生的磁性来切断电路的同时,这些磁力线圈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发去,会导致其内部元器件损坏老化,尤其是可能导致磁力线圈表面的包漆脱落,使磁力线圈自身短路,无法正常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具有快速散入断路器内高温的作用。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通过在断路器内部填充变压器油,如此加快了断路器内部热量的散发,保护了内部的元器件,同时还起到隔绝灰尘润滑机械部件的作用,这样可防止内部的机械部件因灰尘或磨损导致传动卡壳,从而无法及时切断电路,造成损失。
2、该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通过散热孔和气流孔纵横交错分布,如此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可在最短时间内释放出最多的热量,进一步对断路器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3、该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通过利用变压器油的温度来控制气流孔的开合,如此在需要散热时,气流孔打开散热,起保护作用,而在不需要散热时,将其封闭,防止外界温度较低时,变压器油内热量快速流速,变得过度粘稠,影响内部设备正常运行。
4、该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通过滑动杆来控制卡杆和卡键的开合整体,如此可通过油温来控制密封轮的转动,而在密封轮自身受力时,无法转动,这样可防止起风时,强劲的气流影响密封轮的状态,从而影响散热机构的正常运行。
5、该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通过连通器原理,在油面上升时附着灰尘的变压器油流入储存腔,油面下降时,这部分变压器油也不会流出,如此减少维修时随空气进入内腔内的灰尘对设备的影响。
本发明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制造中的断路器短路后快速降温保护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伸到内腔的弹簧管,所述弹簧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壳体的右壁内部开设有连接孔。
所述壳体的左壁内部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的底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排油口,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控制件,所述储存腔的右壁开设有进油口。
所述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板的正面开设有气流孔,所述气流孔的内部且位于前后两端开口处活动安装有密封轮,所述密封轮的外侧开设有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杰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杰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