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矿工程用卷绕光电复合电缆及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6123.4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隋明辉;刘焱鑫;任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04;H01B11/08;H01B11/10;H01B7/18;H01B7/32;H01B7/36;H01B13/02;H01B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路锐 |
| 地址: | 213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矿工程 卷绕 光电 复合 电缆 生产工艺 | ||
1.一种采矿工程用卷绕光电复合电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若干镀锡铜线束绞后复绞,形成主线芯导体;
2)采用三层共挤挤包第一屏蔽层、绝缘层和第二屏蔽层在主线芯导体外,制成主线芯;所述第一屏蔽层为导体屏蔽层,第一屏蔽层由半导电橡皮或氯丁橡皮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采用乙丙橡皮材料;所述第二屏蔽层为绝缘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由半导电橡皮或氯丁橡皮材料制成;
3)监视线芯导体采用1根尼龙绳和4根导体复绞而成,在绞合时放线张力中心尼龙绳大于导体,其受张力的延伸控制在3%以内;导体采用6根0.2mm的镀锡铜丝绞合而成;4根导体采用了4/6/0.2的复绞结构,即每根导体由6根0.2mm的镀锡铜丝绞合,再4股进行复绞,复绞时绞合节径比为8倍,尼龙绳采用3/5/210D,即每股尼龙绳由5根210D尼龙丝绞合,再3股进行绞合形成尼龙绳,并在4根导体复绞时以1+4的结构形式放置在4根导体中心;将乙丙橡胶挤包在监视线芯导体外,然后进行连续硫化形成监视线芯绝缘层,从而制成监视线芯;
4)将半导电橡皮或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监视线芯外形成马鞍型垫心,从而制成中心填充,挤包前在监视线芯外表涂覆滑石粉;
马鞍型垫心采用罐式硫化设备或水平干烘管道进行,挤包时在冷却水槽中应放入大量滑石粉,使马鞍型垫心表面充分粘连滑石粉;
5)控制线芯导体采用若干镀锡铜丝绞合而成,控制线芯绝缘层采用氟塑料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挤包在控制线芯导体外形成控制线芯;控制线芯填充条采用氯丁橡皮材料制成,控制线芯填充条的直径与控制线芯直径相同;控制线芯填充条和6根控制线芯采用0+6结构绞合,绞合后编织一层镀锡铜丝形成控制线芯屏蔽层,编织覆盖率为88%至95%,从而制成控制线芯;
6)光纤填充条采用氯丁橡皮材料制成,光纤填充条直径与光纤直径相同;光纤填充条和6根光纤采用0+6绞合型式,绞合后挤包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形成光纤护套,挤包后绕包一层半导电尼龙带形成光纤绕包层,从而制成光缆;光缆和控制线芯的外径相同;
7)地线芯导体采用若干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由半导电尼龙带绕包在地线芯导体外形成地线芯绕包层,从而制成地线芯;地线芯和控制线芯的外径相同;
8)使用笼式成缆机对3根主线芯、控制线芯、光缆、地线芯和中心填充进行绞合,主线芯在成缆转动的同时,中心填充的马鞍型垫心的送料装置与绞笼同步转动,保证马鞍型垫心的每个弧面均贴合在相应的主线芯、控制线芯、光缆和地线芯的表面;
所述马鞍型垫心 的送料装置的中心空管两端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模具和第二定位模具;通过第一定位模具和第二定位模具对马鞍型垫心进行导向,使其进入笼式成缆机时与其同轴;
所述第一定位模具为圆盘形,中央沿其轴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与马鞍型垫心形状相对应的过线通孔;
所述第二定位模具为一体件,包括呈圆柱状的进料端和呈圆锥状的出料端,中央沿其轴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与马鞍型垫心形状相对应的过线通孔,出料端采用圆锥状能使马鞍型垫心出料时更接近笼式成缆机的绞合模具,定位更加精确;
9)采用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绞合成缆的3根主线芯、控制线芯、光缆、地线芯和中心填充外形成外护套,外护套中设有加强层,加强层采用芳纶丝稀疏编织形式编织而成,编织覆盖率为5%至20%,外护套将加强层完全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1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