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及基于楼宇的能源管理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6022.7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律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4 | 代理人: | 王园园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能源 管理 系统 基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楼宇能源管理的方法,对楼宇内的废弃水和/或水蒸气进行过滤后按照温度进行分别存储,高温存储区位于楼宇的地下,而低温存储区位于楼宇的顶部,若过滤后的废弃水和/或水蒸气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值,则判定为高温废弃流体,并将所述高温废弃水和/或水蒸气进行储存,若所过滤后的废弃水和/或水蒸气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则判定为低温废弃流体;对高温废弃流体通过余热发电的方式进行能源回收,当所述高温废弃流体的温度降低并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将其存储于低温区,对低温废弃流体做功的能源优先来自于余热发电存储的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及基于楼宇的能源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能源消耗和排放问题日趋严重,而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化的标志性之一,人们在居家生活中,每天都会倒掉很多废水,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家庭平均每天会倒掉0.5吨水,一层楼如果按10户家庭计算,1天会消耗5吨水,如果一栋楼有12层,则在一天内此楼浪费的水大约是60吨。同时,雨水作为全世界的共同自然资源,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存在着成本低、浪费少以及污染小等多方面的优势。目前的雨水收集及再利用主要是指雨水再利用、蓄渗、缓排。目前的废水和雨水回收,通常将可利用的污废水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标准,用于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淸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类水通常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而雨水回收通常用于景观水体、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冲厕、补给地下水等。然而,这样的回收利用方式忽略了废水和雨水的势能的利用。
因为建筑内居民每天生产生活污水量非常庞大,一般情况下污水都是直接排入污水管道之中,无形之中极大浪费了污水中所蕴藏的大量能量,为使高层楼房中污水得到充分利用,使资源利用高效化,能源转化最大化,尤其是具有集中自供热的楼宇,废水不止还有低温废水,还包括高温废用水等。
进一步地,传统的废水发电是根据高楼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的传统发电能源转化方式,由于楼宇废水是从不同高度的楼层流入同一管道,不同高度所蕴含重力势能不同,并且废水的排放时间也不相同,因此直接采用楼宇废水进行发电,可能使得发电机发电严重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楼宇能源管理的方法,对楼宇内的废弃水和/或水蒸气进行过滤后按照温度进行分别存储,高温存储区位于楼宇的地下,而低温存储区位于楼宇的顶部,若过滤后的废弃水和/或水蒸气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值,则判定为高温废弃流体,并将所述高温废弃水和/或水蒸气进行储存,若所过滤后的废弃水和/或水蒸气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则判定为低温废弃流体;对高温废弃流体通过余热发电的方式进行能源回收,当所述高温废弃流体的温度降低并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将其存储于低温区,其中,对低温废弃流体做功的能源优先来自于余热发电存储的能源。
优选地,对于低温废弃水和/或水蒸气通过设置于流体管道的一个或多个无叶涡轮机进行能源收集,其中,所述管道为预埋在楼宇外墙壁中并环绕楼宇循环向下的。
优选地,优先通过低温废弃水和/或水蒸气获取的能源对高温存储区进行加热,由于存储空间固定,通过加热的方式对高温蒸汽进行加压,所述高温存储区具有出口,所述出口连接高温气体发电装置。
优选地,所述楼宇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每个发电装置具有独立的电能存储单元,多个电能存储单元以级联的形式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和/或风力发电装置发生的电能做为对高温存储区加热的再热器的备用能源。
优选地,对高温存储区的温度进行监测,若所述高温存储区的高温流体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则停止对高温流体的加热加压操作,低温废弃流体转化的电能分散存储于其余电能存储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朴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0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