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个性化网状植入体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25757.8 | 申请日: | 2020-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郑玲玲;杨壮志;许松;杨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港致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个性化 网状 植入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个性化网状植入体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本体,具有用于和骨头贴合的第一表面和用于和软组织贴合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用于形成轮廓的框架,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位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具有多个通孔;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用于和外界结构连接。这种个性化网状植物体,可以使本体的结构强度满足需求,并且用于和骨头贴合的第一表面和用于和软组织贴合的第二表面均具有多个通孔,从而可以供细胞附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通过连接结构可以将本体固定连接于患者的骨头上,以固定本体的位置,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还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个性化网状植入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颌面部大范围肿瘤是困扰医患多年难以有效治疗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出现颧骨肿瘤累及眶部、颅骨,行切除手术后,将造成颌面部大范围骨组织缺失,导致面部凹陷、眼球下坠等情况,影响眼部视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框架支撑的方式修复颌面,但是由于框架存在结构强度低且质量大等原因,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性化网状植入体及其制作方法,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较小的质量。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个性化网状植入体,包括:本体,具有用于和骨头贴合的第一表面和用于和软组织贴合的第二表面,并具有用于形成轮廓的框架,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位于所述框架内,所述框架为实心结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具有多个通孔;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用于和外界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内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固定连接于框架,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所述填充结构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结构为多孔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结构、所述框架以及所述连接结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片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上具有用于和外界结构连接的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和所述连接结构均为钛金属结构。
一种个性化网状植入体的制作方法,包括:
获取患者颌面的真实三维数据模型;
对所述真实三维数据模型进行镜像健侧,得到患者颌面缺失部分的初始三维数据模型;
对所述真实三维数据模型中连接于所述初始三维数据模型的部分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初始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调整为贴合于所述真实三维数据模型,得到最终三维数据模型,该贴合于所述真实三维数据模型的面为所述最终三维数据模型的第一表面;
根据所述最终三维数据模型制作框架和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连接结构上具有用于连接于骨头的钉孔,框架内部形成容纳空间;
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多孔结构制成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形成所述第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或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港致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工港致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7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